BGo Biz INSIGHTS

我們提供最即時併購訊息,併購個案分析、私募資金動向與獨家產業分析

搜尋 標籤 「電動車」結果


投資市場

美國再生能源政策

美國與中國在碳排放總量上合計加總接近世界的一半。歐巴馬時期曾承諾要在2025年前減少溫室氣體26~28%,並願意在財務上提供30億美元,幫助落後國家達成減碳目標,但在歐巴馬卸任後,川普領導的聯邦政府推翻前政府因應氣候變遷的政策,並於2019年退出巴黎協議。 川普不願支持氣候變遷的相關政策,使得在這段時間的美國,大多是由州政府推動因應氣候變遷的政策,例如加州、紐約等在汽車排放、碳定價上的政策,以及許多的民間組織,有時你不得不佩服美國民間的力量,在許多著名的大學如Duke等,都有成立因應氣候變遷的研究小組與智庫,並對未來的政府提出相關的建議。 大選後拜登組成的準內閣顯示了他將因應氣候變遷視為最重要的任務,而在2020年12月22日美國國會通過9,000億美元的紓困法案之際,較少被台灣媒體提及的是,在這份5000多頁的紓困法案中,也包含了太陽能、風能在內稅務減免延長,以及美國國會近13年以來首次以調整能源政策的方式支持因應氣候變遷,我們可以將之視為美國國會兩黨在未來氣候變遷、再生能源的支持上很有可能達成共識。   美國的再生能源政策 在2020大選結束,拜登即將於2021年1月接任總統,與川普最大的不同是,拜登在選前便已定調,重新將氣候變遷作為最重要施政方針並希望2050年前達到0碳排,預估到2035年前支應氣候變遷的預算高達2兆美元,其在選前提出的政策包含: 拜登選前有關氣候變遷、再生能源的政策 1. 對石油/天然氣營運商制定更高的甲烷污染限制,禁止繼續在公共土地上提供石油/天然氣廠商新的租賃契約,並對輕型、中型的新銷售汽車制定規範確保達到0碳排的目標,這個政策完全推翻川普基於能源自主的理由,對石油/天然生產商較為寬鬆的態度。 2.預計在10年內投資4,000億美元用於再生能源與創新。 3.2035年將美國建築庫存的碳足跡減少50%,並結合家電電氣化,為工業用的現場提供再生能源的發電方案。 4.預期在2030年前部署超過500,000個新的公共充電站 可以觀察,拜登希望透過擴大公部門的投資,加速再生能源發展,但由於選後的美國國會,很可能落入兩黨分治,大型的公共建設預算恐怕在國會將有共和黨的阻饒,即使兩黨在綠色轉型的議題上的意見一致,但倘若2021年的經濟復甦加快,對共和黨來說,優先的議題恐怕是政府的債務而非需要大筆資金的公共建設。 另外,我們可以觀察拜登的準內閣人選,來作為未來執行再生能源政策時的參考:   拜登與再生能源、氣候變遷有關的準內閣人選  能源部 Jennifer Granholm   12/19時拜登任命Jennifer Granholm為能源部長。 今年11/7時,Jennifer Granholm在The Detroit News發表了一篇社論(Link),在這篇文章中強力支持以低碳經濟推動經濟復甦,並支持政策激勵,尤其是針對密西根的汽車產業,在電動車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需要政策制定者以更大的支持幫助他們綠色轉型,並協助供應更多的就業人口從事清潔能源相關的工作。 這一點呼應Jennifer Granholm這位前密西根的州長,在2008年時在密西根州推動一項組合性的法案,提供產業誘因並要求在2015時,密西根州的10%的能源需要來自再生能源,請注意,Jennifer Granholm在2008年提出此法案時,正巧也是經濟上遇到金融海嘯重挫之際,所以她會支持以清潔能源作為經濟復甦的手段並不令人意外。 但在美國,能源部長統籌的項目很大一部分是針對國防議題,究竟Jennifer Granholm是否能複製其在密西根的經驗,仍有賴觀察。   環境保護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Michael Regan   EPA的職責是確保美國的人民擁有乾淨的空氣、水與土地,並須監督、通過對有害污染物的國家標準,包含監管汽車、卡車、油氣井、工業設施與發電廠的污染,未來將另外負責訂定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Michael Regan是北卡羅來納州環境保護部門的主管,並在任職期間推出北卡羅納州的減碳計畫,包含在十年內減少70%北卡羅來納州發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以預期在Trump任職期間放寬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家用電的效能標準都將會重新調整,對於石化的能源業者來說,將會加速使用低污染、低排放的技術。   環境質量委員會(Council on Environment Quality, CEQ) :Brenda Mallory   這是總統辦公室的一個部門,作為聯邦政府制定環境政策的幕後角色,並負責監督所有主要基礎建設的環境評估,其中包含石油的管線。 Brenda Mallory是一個針對環境議題的律師,目前是南部環境法律中心(Southern Environmental Law Center)監管政策的負責人,同時,Brenda Mallory也是杜克大學Nicholas Institute邀集提供未來白宮因應氣候變遷政策建議Climate 21的專家之一(可見Link) 國家氣候協調員(Domestic Climate Coordinator):Gina McCarthy 國家氣候協調員的工作是負責協調國會與聯邦機構之間有關氣候議題的行動方案。 Gina McCarthy是前歐巴馬政府環境保護署的負責人,目前Gina McCarrthy是Natural Resource Defense Council(NRDC)的CEO,這個機構針對氣候議題,起訴Trump政府超過100次,她是相當激進的環境保護人士。     12/22首次國會能源政策討論 拜登在12/19公布以上的準內閣名單後,直接宣示對抗氣候變遷的決心,12/22美國國會第116次會期通過新一輪9,00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但除了因應疫情的措施外,其中也包含因應氣候變遷的政策。 這次通過的法案被視為是在布希之後,國會首次基於因應氣候變遷的原因修正能源法案,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件事發生在川普的任期內,我們認為這是兩黨對於未來政府投資綠色能源轉型作為經濟復甦政策手段的重要共識,其中ITC與PTC的延長,更造成這段時間美國太陽能股的大漲。 有關這個法案,我們整理重點如下:   再生能源研發計畫 未來五年將授權350億美元將用於再生能源的研發,包含10億美元用於研發適用於風電與太陽能的儲能科技,15億美元用於新太陽能技術的示範使用,21億美元用於先進的核能技術,4.5億美元用於環境減碳的技術,以及其他的包裹政策,包含40億美元在太陽能、風能、氫能與地熱發電的研發,17億美元用於協助低收入家庭安裝再生能源的補助,26億美元用於能源部的永續運輸計畫、5億美元用於減少工業排放的研究,另外亦有安排29億美元用於提供前期新創能源的投資,以及數十億美元將用於研發碳捕抓與封存的技術。 延長風電發電設備的生產稅收抵免(Production Tax Credit, PTC) 美國聯邦政府對風電的生產稅抵免從2014年起逐年遞減,原訂2019年後所興建的風場將不提供生產稅收抵免的優惠,所以美國業者在2019年積極興建風場,當年就新增了12.7GW,而再延期一年後,此次國會在延長一年,2022/1/1前開始興建的風場都仍能享有部分稅務的優惠,而後逐年減少。 延長發電設備的投資稅務抵免(Investment Tax Credit, ITC):這項抵免適用於太陽能設備、燃料電池、小型風電計畫、小型渦輪機以及電力系統,原訂在2020/1前興建的太陽能設備抵免比例為30%,接著逐年降為2020年的26%、2021年的22%,直到2022年的10%。本次延長保留26%直到2023年1月1日。 離岸風電的投資稅務減免(Offshore Wind Tax Credits) 直得留意的是本次針對2026年1月1日前開始建設的離岸風電,允許其投資稅務抵免比例可以維持在30%。 碳捕獲與封存稅務抵免(Carbon Sequestration Tax Credit) 碳捕獲、封存主要是針對既有的石油與電力廠,可以透過碳封存技術減少二氧化碳的流通,原訂每公噸50美元的地質封存抵免額度將於2023年到期,而此次修正延長至2025年底,換句話說,只要此項設備或技術的建設早於2026年1月1日都能適用。 其他包含許多商用建築中使用高能源效率技術者,每平方英尺減收稅務1.8美元,燃料電池(氫燃料)之機車與汽車、生物燃料生產商的抵免額度,並減少氫氟碳化合物(HFC)的使用:HFC是常用於空調或冰箱的化合物,再造成全球暖化的破壞中,較二氧化碳更高,本次法案要求未來15年內,HFC的生產與消費必須減少85%。   12/22的法案中有關氣候變遷的法案,我們認為相當重要,不只是在氣候變遷相關的政策上,提前與川普一貫的主張切割,也提前顯示兩黨在此一議題的共識,也讓拜登在交接後貫徹選前諸多重大能源相關的基礎建設,有更多的期待。 另外,在2021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聯邦是否會介入碳定價的制定,雖然美國政府早在布希時期就已開始進行碳定價與成本的估算,但聯邦政府一直沒有推出相關的政策,目前在美國有11個州已經頒布實施碳定價,分別是西岸的加州、東北岸的另外十個州(包含Connecticut, Delaware, Maine, Maryland, Massachusetts, New Hampshire, New Jersey 與New York等組成RGGI的聯盟)。 對比歐盟即將在2021年提出碳邊境稅,美國聯邦在探定價上落後許多,但碳定價是會影響一般民生的生活成本的,Biden在兩黨分治的政治僵局是否有能力推出此一法案?如果沒有,在歐盟預計2022年實施碳邊境稅時,該如何因應?這非常直得關心。 2021年11月聯合國即將舉辦氣候變遷大會巴黎氣候協定會議(Glasgow COP),我們認為拜登有充足的時間,在11月前提出中長期的計畫,而進一步在11月時對全世界宣告,與中國是否進一步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上合作?全世界有沒有能力放下地緣政治的競爭,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上達成共識?倘是,則再生能源產業無疑將是中長期的綠色轉型計畫,不只國家,包含企業、投資人都將展開新的競逐。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再生能源#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