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o Biz INSIGHTS

私募資金動向、獨家產業分析

投資市場

台灣異丙醇「再利用」市場概況

因緣際會受理化學溶劑相關廠商之委託,基於對產業研究的熱忱與好奇心,我們初步研究這個市場。本文主要提供給” 電子溶劑、尤其是異丙醇相關”領域中有興趣的讀者參考,為該廠商基礎研究中的一部分,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繫我們,一起聊聊這個產業,我們也需要更多關於這個產業的資訊。 一、異丙醇IPA是什麽? 二、異丙醇市場概況 三、異丙醇工業化生產製程 四、異丙醇「再利用」之製程 五、光電半導體製程中的異丙醇廢料 六、異丙醇「再利用」成長率逐年攀升 七、台灣異丙醇「再利用」產能佈局概況:李長榮化工、長春集團 一、異丙醇IPA是什麽? 異丙醇(Isopropyl Alcohol)同時又稱為isopropanol、2-Propanol、Propan-2-ol或67-63-0,是一種有機溶劑,成分與酒精(乙醇)相仿,外觀無色,因為與水、脂肪與其他有機物互溶性佳,在工業、半導體、醫學、化妝品等領域都有大量溶劑之應用,甚至我們常見的乾洗手、漱口水、或清潔傷口的酒精棉片其主要成分亦為異丙醇。 同時,在有機化學品以及植物油酯的純化製程中也需要大量的異丙醇。 市場上常見的等級依照純度區分如99.9950%(電子級異丙醇)、99.9%(工業級異丙醇)或如70%(用於消毒劑、農藥、清洗劑等)。 異丙醇的CAS編號為67-63-0,其他相關的物質資訊可參考此頁。異丙醇可延伸出化學製造品如甲基異丁基酮(MIBK)、甲基異丁基甲醇(MIBC)、二異丁基甲酮(DIBK),用於硝化棉、塗料等,舉例如台灣的異丙醇大廠李長榮化工在林園廠就不只是生產異丙醇,同時也有甲基異丁基酮(MIBK)等延伸產品。 二、異丙醇市場概況 異丙醇全球市場產值約在29~30億美元左右,根據Statista,異丙醇產量在過去幾年小幅增長趨勢會放大,2015年全球產量約203萬公噸,2021年來到220萬公噸左右,預估到2029年將來到273萬公噸。 以市場應用來說,醫學製藥、個人護理是前兩大應用板塊,合計超過應用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工業及製程溶劑是成長最快的應用,尤其是電子級異丙醇市場(electronic grade IPA ,又稱IPA SE),可用於半導體行業、PCB、LCD等清洗製程。 以區域來說中國佔全球產能30%,是最大的生產者,而美國是最大的消費地, 台灣亦是IPA的淨出口國,以2021年來說,台灣的異丙醇產品年出口總值約1億美元,進口約4,750萬美元(HS Code 29051220004),最大出口國為中國(出口值約38百萬美元),次大為印度(22百萬美元);而台灣最大IPA進口的國家為日本(約3,268萬美元)。 純粹以進出口價格比較,台灣向日韓進口的異丙醇產品單價(日本:USD $1,533/MT; 韓國:USD $1,244/MT)相較台灣出口之單價高(中國與印度分別為USD 1,175與USD 714)。當然,因為進出口報關資料包含不同純度的異丙醇,實際上與台灣異丙醇市場報價有差異。 如果以電子級與工業級來數,台灣內需市場的異丙醇需求約莫在3~5萬公噸間,未來或許將隨著半導體產能擴產而逐年增長到8萬公噸。 三、異丙醇工業化生產製程 廣泛使用的異丙醇工業生產製程是透過丙烯直接水合方式生產,上游廠商為石油廠,異丙醇製造廠向石油廠採購丙烯後,增加催化劑使之直接發生水合反應,生成異丙醇。 傳統製程較大的問題在於催化劑的價格、穩定性、使用壽命,對設備的腐蝕性,以及催化劑本身的回收問題,加上在半導體、工業製程中使用的高濃度異丙醇有回收問題,過往採用的回收方式是焚燒銷毀,在企業逐漸重視環保趨勢下,廠商有越來越重視異丙醇「再利用」的動機。 四、異丙醇「再利用」之製程 異丙醇高度易燃是一種危險的廢料,在台灣的廢棄物代碼中歸屬於C-0301,為「有害事業廢棄物大宗產量項目」對於貯存、清除、與運送等都有規範,清除與運送需要具有廢棄物清運處置服務供應商資格的廠商處理,而其處置方式亦需要列管與申報,處置方式可分為「自行處理」、「委託或共同處理」、或「再利用」等。 傳統的處置方式為焚化處理,而此指之所謂「再利用」指的是將工業製程中使用過的異丙醇廢料回收,重新純化達到較高純度的異丙醇重新使用的製程,這是屬於廢溶劑回收的一環。 五、光電半導體製程中的異丙醇廢料 台灣製造業中以光電半導體為異丙醇用量較大的板塊,思考異丙醇「再利用」之前,先釐清光電半導體製程中產出「異丙醇廢料」主要製程: 晶圓製造廠(如環球晶、合晶等)「晶圓切片切斷」、「粗晶片清洗」製程; 晶圓代工廠(如台積電、聯電、力積電等)的「清洗」製程; 液晶面板製造業中的「蝕刻」製程; 發光二極體廠(如用於LED/太陽能磊晶等)廠的「清洗製程」 近年晶圓製造廠、晶圓代工廠紛紛擴廠,尤其先進製程的單位晶圓廢棄物預估量會持續增長。 六、異丙醇「再利用」成長率逐年攀升 回到行政院環保署111年6月發佈的<110年廢棄物申報量統計報告>,包含以含水量<90%的異丙醇IPA、光阻劑兩者為大宗的C-0301共產出32萬公噸,其中,「清除機構」受理31萬公噸(年增12%),其中申報焚化處理的有5.1萬公噸,「再利用機構」收受13.8萬公噸(年增21%)。 相較2020年清除機構受理量年增12%,而「再利用機構」收受量年增21%。 而單以新竹科學園區統計數據,民國100年委託公民營機構處理的C-0301廢溶劑共10,349公噸,110年已成長為35,420公噸。顯見此C-0301「委託清理」與「再利用」的數量亦在成長。 如果觀察台積電近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台積電在2019年便針對先進製程中IPA廢液產出量上升,導致「低濃度異丙醇廢液」比例提高進行控管,啟動「異丙醇廢液減量」專案,此舉可提高「再利用」之效率。 可預期未來在ESG規範下,各廠亦有可能針對異丙醇之回收,調整、設計對應之流程,例如清洗流程中異丙醇與其它溶劑分流的設計,有機會提高異丙醇廢料的品質,以增加「再利用」的效率。 七、台灣異丙醇「再利用」產能佈局概況:李長榮化工、長春集團 台灣以傳統方式生產異丙醇的主要大廠為李長榮化工,透過向中油購買丙烯原料後製成異丙醇,供應予電子半導體廠、日本及印度製藥廠,國內市佔率60%,且具有電子級IPA產能,目前李長榮化工亦為7nm以下先進製程的EIPA惟二供應商之一(另一家為日商)。 李長榮化工異丙醇之生產基地位於高雄林園與大陸江蘇,以林園廠來說共1,501坪(110名員工),包含IPA、MIBK、DMK、AA等產品年產量合計約15萬公噸,其中異丙醇之產能推估座落在5~6萬公噸以上,但由於部分是用於轉制其他化學製造品,實際用於市場銷售的異丙醇並沒有那麼多。 至於在異丙醇廢料「再利用」製造的部分,李長榮化工2021共回收4萬噸異丙醇廢液,產出4,000噸廢異丙醇加上3.6萬公噸工業用水,另外李長榮化工在中科預計投資3萬公噸IPA新廠之產能,其中回收之異丙醇未來至2025年產能希望增加三倍,推估約達1萬公噸左右,其餘或為採用傳統方法直接生產之產能。 除了李長榮化工外,台灣石化集團亦有每年約3萬公噸的異丙醇自製產能。 長春集團在2019年開始生產回收EIPA,未來預計在中科成立IPA Regeneration Plant,月處理量2,300公噸,預計產出EIPA 320公噸,換算年約3~4千公噸。 其中科的再利用廠預計與TSMC深度合作,自行研發共沸製程,預計在中科成立IPA Regeneration Plant,月處理量2,300 T。 其餘如尚達、耀鼎,亦有涉入C-0301之處理與再利用。 Reference: 《半導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手冊》 《110年廢棄物申報量統計報告》 《中科零廢中心循環經濟分享-電子級異丙醇純化技術介紹》-洪士博博士 《天賦「異丙」-電子級異丙醇循環回收技術》-陳立言、李茂賢 《園區環境保好資訊網》 《台積電10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台積電110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李長榮化公開說明書》 <本文如需轉載節錄,請來信告知>  

#化工產業#

投資市場

台灣窗簾市場概況初探

因緣際會接觸年營收約2~2.5億的「窗簾」產業的業主委託出售經營權,加上亦受理另一年營收約2億的室內設計與裝修公司,基於對產業研究的熱忱與好奇心,我們初步研究這個市場,發現就在2022年初,私募基金3G Capital才以71億美元收購荷蘭Hunter Douglas的75%股權,這讓我們更好奇這個市場的競爭與產業狀態。本文主要提供給” 傢俱、家飾”領域中對”窗簾”產品有興趣的讀者參考,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繫我們,一起聊聊這個產業,我們也需要更多關於這個產業的資訊。 本文分為: 一、窗簾市場界定:製造、銷售、服務 二、哪些可能影響窗簾產業的總體因素 三、窗簾製造市場:PVC材質為台灣本地大廠外銷強項 四、窗簾銷售與服務市場:通路劃分DIY、Do It for me兩大市場 五、台灣窗簾業者:億豐、大成鋼隆美家居、慶豐富 六、其他廠商:錦懋興業、崓達、和椿 一、窗簾市場界定:製造、銷售、服務 先聊聊產品,依窗簾款式,「窗」的產品如百葉窗(Shutters),「簾」的產品如風琴簾(Cellular Shades)、百葉簾(Blinds)、捲簾等與其他軟質窗簾各有需求。 如以窗簾材質區分,可分「布料」(包含棉、麻等)、「木制」、PVC為三大材質,台灣以布料為主的窗簾上游廠在ECFA後受影響較大,國內大廠以PVC、木材質的上游製造廠為主,如慶豐富、億豐,其中億豐在北美市場亦有發展Norman的百葉窗自有品牌,另外,近期電動窗簾、環保材質都增加新材質、新窗簾品項的種類。 倘以價格區分產品定位,包含平價「固定尺寸窗簾」(一窗約NT $ 300~3,000元間),與高單價「客製化窗簾」(一窗約US$ 6,000~30,000元間)。如果以美國市場每單位價格來說,產品的價格帶可以「高價」定義為每平方英尺>10美元,「中價」區為每平方英尺3~10美元,「低價」則低於3美元的窗簾。 二、哪些可能影響窗簾產業的總體因素 新開工戶數 全球窗簾市場的產值約在167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佔了一半。 影響窗簾市場銷售之總體因素為房地產的景氣,尤其是新屋開工戶數,以北美來說,美國近年高峰為新屋開工200萬戶/年,2021年即使房地產景氣熱絡,但開工率實際上僅為159萬戶,距離高點仍有段距離。 生活型態改變 2021年延續2020年疫情後WFH的趨勢,人們更重視居家生活,整體的家居相關產品包含室內傢俱、窗簾、餐具、衛浴等需求維持高檔。 電動化、智慧化窗簾時代 由於導入電子產品,有些國內原本專注在自動化零組件的廠商,也切入「電動升降窗簾」,例如和椿。 至於智慧窗簾的概念很清楚,各項智慧家庭的「單品」在市場上也並不罕見,例如智慧音箱、智慧電視、智慧冰箱、智慧門鎖、智慧燈具等,但以各產品的單品為中心,各單品間彼此孤立分散,在系統商如Apple/華為/小米等亦跨入發展,窗簾是否作為智慧家庭的一部分,值得觀察。 如果以窗簾產品的價值傳遞給成來區分市場,可區分為「窗簾製造市場」、「窗簾銷售市場」與「服務市場」。 三、窗簾製造市場:PVC材質為台灣本地大廠外銷強項 在窗簾「製造」部分,窗簾產品的上游依照材質分為石化、布、木材等原料,製造過程可以依下圖區分。 其中,早期台灣在窗簾布、沙發布佔台灣紡織品出口比例相當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湯臣開發,後湯臣轉往中國發展建築、不動產行業,加上過去幾年布料材質的產品因ECFA導致國產的窗簾布料受到排擠,另台灣因非木材原料產地,在這塊仰賴台商在東南亞佈局,若以上游來說,台廠因石化業相對發達,目前以PVC材質為主要台灣本地大廠外銷強項。 四、窗簾銷售與服務市場:通路劃分DIY、Do It for me兩大市場 窗簾的分銷渠道可分為B2B、B2C與電子商務,終端產品可概略分為標準品、客製品。 窗簾DIY: 標準品+量販店,惟服務標準化不容易 這類型渠道以綜合型的量販店為主,近年大型家居販賣店在台越來越密集,包含宜得利、IKEA、特力屋,這些綜合型賣場也有提供標準化窗簾產品、DIY工具與配件,希望改變終端消費場景。 消費者從丈量窗簾尺寸、挑選窗簾、到安排工班安裝後才會看到窗簾的實品,故整個窗簾購買的行為實際上並不容易標準化,此指的標準品,乃是在窗簾產品的標準品,以DIY市場為主,並兼賣窗簾安裝的配件。   B-Go團隊近期受理一專業窗簾批發公司的委託,希望出售100%股權,委託我方接觸併購買方,該公司近年營收穩定皆在2億元以上,無負債,值得希望進入該產業的公司參考。 雖大型賣場現亦提供標準產品的「客製化」,例如客戶自行丈量尺寸後,大賣場提供加價的裁切尺寸、窗簾縫製服務,部分大型賣場亦透過窗簾安裝的外包廠商將「安裝流程」標準化,解決了「價格資訊」較為透明的痛點,但這些客製化的價格疊加上去,卻不見得符合「自行安裝」DIY客層的需求。 窗簾DO IT FOR ME市場:仍以實體服務為最大創造價值的區塊 客製產品則為Do it for me的市場,越需客製化設計、解說的產品,越難直接銷售,需要透過與分銷商、裝修設計師等管道介入,透過一致化的服務,消費者較容易掌握其需求與品質。 從消費過程來看,消費者從產生窗簾的需求,到最終完成安裝,其實存在不同層次的「服務性質」,例如在客戶開始挑選窗簾前,「丈量」的工作就已經發生,中間倘有設計,那又會涉及到材質、花色等的專業服務,確定好尺寸後,在地窗簾廠會提供製造、修改的服務,最後才是安裝。 窗簾其實僅是一載體,整個窗簾產品的價值傳遞仍與「服務」緊密相連,尤其是「設計」、「裝修服務」,並以設計、裝修服務為窗簾銷售行為發生的驅動。   B-Go團隊近期亦有受理一年營收2億以上、業界知名的設計裝修公司,委託我們希望尋找併購買方,這間裝修公司的每案平均金額>600萬,主要經營高端的設計裝潢市場,如果您有興趣,歡迎聯繫我們討論。 五、台灣窗簾業者:億豐、大成鋼隆美家居、慶豐富 台灣的窗簾大廠多以製造業、外銷為主,最上游的布料供應商包含弘裕,其和美廠從事客製化的接單生產,由抽紗至最後的織布,主要用於家飾用布,包含窗簾布料,其餘零部件亦有在製造端生產窗簾零件如泰金控股(Walmart電商窗簾桿)。 窗簾專業製造廠包含以自有品牌百葉窗為主的億豐、以PVC窗簾、窗飾,主要客戶為大賣場的慶豐富、還有近年因併購隆美,正式進入台灣窗簾製造與零售市場的大成鋼,今年亦併購唯美增加窗簾製造產能。 億豐: 原為億豐綜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後在2008年時與「環球視景股份有限公司」合併後消滅,原環球視景更名為億豐綜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2014年分別進行減資彌補虧損,2015年起轉盈,後2015年興櫃前在全球市場佈局,在美國市場整合Norman International Inc、Custom Craft Company,並以Original Source Investments整合億豐在中國大陸之股權、Billion Coins Development Limited投資東莞泛昌窗簾股權,日本的部分以Norman International Inc間接投Norman Japan Limited經營日本市場,並以另一子公司I Yang Enterprises轉投資柬埔寨的子公司。 架構完整後,並於2015年興櫃並取得美國基地的土地,興櫃前主要荷蘭股東之股份便已全數轉讓,後同年度重新上市,購置台灣總部與緬甸廠的使用權。 億豐除持有家電產品的新典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66.53%的股權,並無太多非本業的轉投資,非窗簾的產品僅佔不到5%營收,實際上轉投具電子產品開發能力的公司也為億豐帶來能提供「專業裁切機」給大型量販店的優勢。 目前在窗簾的佈局策略,以柬埔寨、緬甸的產能紓解中國近年的缺工、工資上漲壓力,而在墨西哥廠主要針對北美的高單價客製化產品,目前產品以「客製化百葉窗」(自有品牌「Norman」)為主,為北美前三大廠。 近月億豐宣布併購紐西蘭通路商Santa Fe,相關文章可參考<窗簾大廠億豐Norman併購紐西蘭Santa Fe Group100%股權 取得通路與工廠產能> 隆美(大成鋼隆美家居): 大成鋼近年在家居窗簾市場動作積極,自2019年以1.248億參與隆美布料股份有限公司現金增資,取得48.75%股權,2021/4又向非關係人以81,668千元取得20.42%股權,2022/6又增加持股至84.58%,並更名為「大成鋼隆美家居室內裝修設計」,正式進入室內裝修設計服務,營收規模由2019年約4.5億,成長至2021年約6億元,大成鋼預估在2024年將轉虧為盈。 2021年投資唯美窗飾股份有限公司,並成立大成鋼室內裝修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成立大成谷綠林,展現從窗簾延伸至家飾產品的野心。 慶豐富: 早期便以竹簾生產為主,後導入現代化的自動生產技術切入PVC等仿木材質,主要客戶為LOWE’S、IKEA、Walmart、Home Depot與宜得利等大型量販店,生產基地包含台灣、越南與中國,以台灣與越南供應歐美日市場,中國廠則供應歐洲、東南亞。 六、其他廠商:錦懋興業、崓達、和椿   包含以EURASITEX 及 EUKIA為品牌,經營中國與歐美市場的崓達實業,位於中部的錦懋興業與旗下加聯達、加點從織布、窗簾品牌到窗簾系統的開發都有佈局,從事電子窗簾系統的彬騰,以及由軸承、自動化零組件切入電動窗簾的和椿推出ECO COLOR的升降百葉窗。 (本文為我們對窗簾產業研究報告的節錄,如果有興趣歡迎來信聊聊,如果您對我們所代理跟窗簾、裝修有關的公司有進一步了解的興趣,也歡迎來電)  

#裝修產業#傢俱家飾產業#

投資市場

GMP將加速台灣小型化妝品廠整併?2022化妝產業併購概況

2021年是全球化妝品美容產業併購的重磅之年,以中大規模的併購件數來說,全球合計407筆交易,相較2020年大幅成長52%,以2022年上半年來說,正延續2021年的勢頭,大型併購交易頻傳。只是近期總體經濟因通膨,資金市場在下半年大幅緊縮,市場擔心高度的通膨將排擠消費力道,消費信心受影響下預期將影響併購交易狀況。 2022至今全球美妝大型併購案 2022年至今比較大的幾筆交易如下: P&G收購護膚品牌Tula以及名人髮型設計師Jen Atkin的護髮品牌Qui; 化妝品品牌Ilia被收購; Advanced Dermatology and Cosmetic Surgery收購Fort Mill Dermatology; Anjac Health a&Beauty收購了加拿大個人護理製造商Apollo Healthcare Corp; San Francisco Equity Partners支持的SV Labs收購了美妝產品ODM廠Diversified Manufacturing Corp. 英國的Revolution Beauty Group完成對BH Cosmetics總共340萬歐元的資產收購。 化妝品品牌Il Makiage剛完成1.3億美元的募資,市值推估達15億美元; 另外Mad Rabbit, What Matters兩家Clean Beauty品牌也完成募資。 (BGo併購情報目前架上也有兩家化妝品工廠,分別位於北部與中部,有興趣進入此產業的業者,歡迎與我們聯繫。) 在亞洲,2022年七月 全球特種化學原料與食品原料廠Azelis收購馬來西亞的Chemical Solutions Sdn Bhd (ChemSol),ChemSol是馬來西亞化妝品原料的分銷商,這有利於Azelis進入清真化妝品的市場。 美妝產業在後疫情時代仍在成長 根據NPD市調集團,美容化妝品產業是14個零售產業分類中唯一單位銷售額持續增長的行業,2022年第一季度,美國美妝品牌的總營收53億美元,年增19%,2022年第二季度營收60億美元,年增16%。 其中,化妝品銷售額20億美元,2022年第二季度已經超過疫情前銷售額的1%,唇部產品如口紅的銷售額是增長最快的彩妝產品。皮膚護理產品達17億美元,以「身體護理」產品增長快速,高於「面部護理」,並以加入如維他命C、藻類成分等傳統用於面部護理的成分。 線上品牌正走向大型零售批發 過往原生的線上電商美妝品牌是不願在實體零售通路銷售的,但隨著數位零售競爭,獲取客戶成本提高,與零售批發商合作,爭取「一站式購足」的客戶消費,對電商美妝品牌來說開始具吸引力,而美妝品牌的高毛利利潤結構,也使Target或是Walmart這類大型零售批發商端出較佳的銷售條件,例如貨架空間、金流優惠,爭取一定時間的獨家銷售期。 傳統消費品牌收購電商品牌,瞄準年輕一代消費者 例如法國歐舒丹(L’Occitane),2018年收購Limelife,2019年收購英國的Elemis(收購金額高達9億美元),2021年又收購受千禧世代歡迎的美國品牌Sol de Janeiro後,近期又收購2008年成立的澳洲Grown Alchemist多數股權,Grown Alchemist於2020年時在墨爾本設立旗艦店,目前在30多個國家銷售,歐舒丹認為其國際市場仍有開拓空間。 台灣市場:品牌延續藥用、天然成分趨勢 “Cosmeceutical=cosmetics+pharmaceutical” 在台灣,一般保養品正從「基礎保養」與「功能性保養」演化到「醫療保養」的過程。醫療保養品由於加入藥物元素,功效明確、產品成份、濃度、作用機制都有醫學學理驗證,也有詳細醫療專業的使用建議,逐漸受到消費者歡迎信賴。 一般保養品通常強調「溫和細緻」,產品濃度較低,銷售通路集中在開架式或專櫃市場,醫療保養品則強調「功效」與「低敏度」,強調「嚴格測試、實驗證實、高效能低敏感成分」,通路多為醫美診所,往往是跟隨專業之療程、課程後購買,此與美容SPA館跟隨美容護膚課程後購買有相似之處。 Clean beauty、無添加 之純淨美妝,長期將提高化妝品之產品資訊透明度 隨環保意識抬頭,消費者對化妝品合成化學成分漸排斥,消費者主動關注添加成分與安全性。Clean Beauty、無添加成遂成近年化妝品牌發展趨勢,使相關機構約束化妝品「虛假行銷效果」,資訊亦加透明,使品牌業者之競爭優勢遂除「品牌」行銷外,往上游供應鏈延伸,獨家天然之配方與原料供應、以及符合安全規定之生產流程,成市場競爭之必備條件。 在台灣的市場,如將護膚產品區分為以開架、專櫃為主的「一般保養品」,以及隨專業服務為主搭售的「SPA保養品」、「藥妝醫美保養品」三類。 「一般護膚產品」以國際品牌為市場主要玩家 「一般保養品」市場大,以國際品牌如「資生堂」、「P&G」下SKII與OLAY、L’Oreal為主。台灣也有老牌的護膚產品廠,只是難以與國際化大廠競爭,而在ODM代工市場,這類國際品牌的代工具有地域性,如韓國代工廠承接大量韓國本土品牌生產,義大利Intercos則與歐美國際大廠合作,全球美容保養品代工龍頭分別是Cosmax(韓國)、Kolmar(韓國)和Intercos(義大利),皆以ODM為主且具原料開發能力,生產「基礎護膚」、「個人護理」以及彩妝領域為主,中國以諾斯貝爾為龍頭代工業者,台灣也不乏代工業者在中國設廠。 2018起SPA品牌由「精油類」擴展到護膚美妝類 早期連鎖SPA館以「芳香治療、按摩」為主,但觀察台灣連鎖SPA會館龍頭佐登妮絲,2018年起開始由精油類產品拓展至美妝美體產品,並以「店內護理課程」搭配銷售,主要客層是中高年齡,以「延緩老化」為主要訴求,由於產品多由專人搭配課程銷售,與一般保養品市場區隔,此分類的兢爭對手主要為佐登、麗豐這類連鎖SPA會館,但加盟體系之外的會館則呈現較少主導性品牌的市場狀況。 DR.WU為「藥妝品牌」龍頭 DR.WU早在2004年便進入藥妝領域,銷售通路除康是美外,近年隨台灣「微整形」風氣,醫美診所成「藥妝」之銷售通路,DR.WU佔台灣藥妝市場之市佔率20%,DR.WU以委託代工為主。 隨醫美市場擴大,近年諸多品牌亦佈局醫美,例如霈方2021推出自家醫美品牌「美力時尚診所」,佐登亦推出醫美品牌佐登微爾(7家醫美診所)。預期「藥妝/醫美」品牌將逐漸侵蝕一般護膚產品的市場。  台灣化妝品GMP規範漸嚴格,比照藥廠,小型ODM化妝品廠預期將有整併潮  保養化妝品之產品由原「基礎保養」逐漸深化為「醫學預防美容」,未來法規對代工廠之認證資格條件將趨嚴,立法院已於2018年完成「化妝品衛生安全感理法」,未來化妝品製造場所須符合GMP規範,法令緩衝期五年(2018年~2023年),將使保養美妝產品ODM代工廠亦家集中,雖短期檢測成本將會上升,但長期規範行業參與廠商數量增長,將有利於符合法規認證的保養品代工廠發展。 台灣化妝品GMP規範下主管機關將由經濟部工業局轉為食藥署 過往化妝品業者的主管機關為經濟部工業局,未來在GMP新制下,將轉為食藥署並由品質監督管理組負責查廠。 細部的GMP規範就不在此強調,但可預期稽核強度會有所不同。   如您是中小化妝品、清潔用品廠商,希望出售公司,找尋併購方,在出售公司前可以參考我們這篇文章(連結),或是直接與我們聯繫;如您是希望併購中小規模化妝品,以進入該產業的業者,對我們架上的化妝品工廠有興趣者,也可以直接來電討論。 BY BGo事業情報團隊 如需轉載引用請來信告知  

#併購個案#美妝產業

投資市場

中國車企併購佈局看氣壓懸吊系統的市場機會

近期我們受理委託一汽車零部件廠商處理公司出售,該出售目標公司恰好就在汽車輕量化趨勢中扮演要角,我們也為他們作了深入調研,所以BGo事業情報團隊決定來聊聊這個議題。 汽車輕量化的議題在產業界並非新議題,產業界多年前就已因應「降低碳排」規劃輕量化,只是近期電動車的發展加速趨勢。Why? 電動車底盤加上電池重量,輕量化成為解決對電動車里程焦慮的方案,加速車廠輕量化誘因。 除此外,電動車也衍生新的產業機會,台灣或中國汽車零組件廠有機會隨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發展,由Tier 2或零部件供應商的供應鏈角色,躍升為Tier 1要角,改變燃油車時期Tier 1角色由歐美日大廠把持供應鏈的結構,隱含著台灣與中國產業由以往消費性電子代工為主的角色,跨入產品生命週期更長、毛利更高的車用市場。 其中,中國幾家車企紛紛以氣壓懸吊系統,做為佈局非車身結構的進入策略,甚至以併購海外大廠加速進行。 汽車輕量化:鋁合金用量大增、鋁作為回收性最高的金屬符合減碳趨勢 根據調研單位DuckerFrontier在2020年發布的報告,北美汽車每台車的鋁製品含量將會由2010年340磅,推估到2030年將成長為每車570磅,這部分EV車推升了鋁合金的採用率,一台EV車可能乘載800~1,300磅的電池,我們觀察Tesla,Model S採用了超過800磅的鋁制零組件,確實符合DuckerFrontier的觀點。 當然,汽車輕量化還有其他的材質選擇,鋁/鋁合金與高強度鋼、甚至碳纖維的材質競賽,成本不一,如果以「車用輕量化」的邊際成本來說,每減輕汽車重量一公斤,高強度鋼的成本約2~2.5美元,鋁合金約3~6美元,鎂是5~12美元,碳纖維則需花費約16美元才能減輕1公斤的車重。 但不同材質也有不同的應用領域,複合材質或許是成本、性能平衡的方式,我們會另外分享觀點,但除了鋼材外,鋁/鋁合金顯然將成為下個世代汽車產業的主角,除了成本、製程成熟度外,我們相信產業也考量了低碳鋁的潛在發展。 相較於其他金屬,鋁或鋁合金另一個特色就是可回收性較其他常見金屬更高,更具節能減碳優勢。 一般鋁材分為原鋁(Primary aluminium)與再生鋁(Secondary aluminium),原鋁採電解法製成,再生鋁是採用回收的廢鐵重熔而來,製造過程的能耗僅原鋁的5%。 因此,可以觀察車廠,近期為了碳排也紛紛採用低碳鋁或是零碳鋁(Low- And Zero-Carbon Aluminium)。 上個月位於匹茲堡的鋁業巨擘美國鋁業Aloca宣布已被Audi選中,將供應低碳鋁給歐洲第一大輪圈公司RONAL,供應給Audi電動車,美國鋁業的氧化鋁精煉碳足跡是全球最低。 歐洲另個再生鋁供應商是法國Constellium,產品已用在BMW, Audi等汽車中。 亞洲廠商中,以中國廠商有全球最大的鋁材回收業者諾貝麗斯最積極,其回收鋁已廣泛應用在汽車產品之中。日本聯合鋁業(UACJ)也積極在追求碳中和目標,台灣的穗高近年也很積極與俄羅斯鋁業UC Rusal佈局低碳鋁,雲林也有來自挪威的安德魯設廠,只是是否有應用於汽車,不得而知。 哪些鋁/鋁合金車用產品成長最快?門鎖鏈、懸吊系統 哪些車用的鋁/鋁合金部件成長最快?根據DuckerFrontier,除了車身(Body)與車身鑄造(Body Stamp)外,有兩個應用最顯眼,分別是車門封閉系統(Door Closures),以及懸吊、車架與副車架(Suspresions, Cradles, and Subframes)兩類的應用,每車鋁含量成長最多。 車門封閉系統Door Closures是什麽?門鉸鍊Hinge啦 指的就是在車門間,非汽車結構件與汽車主結構件連結(hinged)的部件,例如車門鉸鍊等,包含五個主要部件:hood、F/R Doors、Fender、Roof、Tailgate/Trunk, 在2016年到2026年期間,預計將由每車41磅的用量,成長為每車73磅。 而懸吊、車架與副車架將由每車21磅成長到每車37磅。其餘的如鋁圈僅小幅由每車83磅增長為86磅。 好了,簡單說明一下前述的故事,新能源車加速汽車零組件中鋁合金採用率,且門鉸鍊、懸吊、車架與副車架是除了車身外,成長最速的零部件,以此趨勢來看,近期中國汽車行業積極佈局氣壓懸吊的動作,就顯得相當合理。 氣壓懸吊以往應用在商用車款以及高階乘用車款,相較以往的鋼製懸吊系統最大的差異,就是可以透過ECU、感應器、軟體來控制避震器中的彈簧係數,根據不同路況與感測器的訊號,判斷車身高度,最後再透過空壓機與排氣閥門來控制彈簧壓縮或是伸長,主動調整車身系統水平,讓乘坐體驗更加舒適。 為何新能源車與氣壓懸吊系統有關? 一台燃油車的重量通常分佈如下:車身結構(25%)、動力總成(25%)、底盤與懸吊系統(21%)、內飾(14%)與封閉零組件(8%),其餘如玻璃、電氣與流體等占7%,但以Tesla Model S來看,電池就佔了29%,電機、動力系統、煞車系統與懸架等加起來佔23%,封閉件占4%,如果以車身、板金與封閉件等淨重量來是,Tesla Model S比Ford Fusion重了1,000磅。 也因這些淨重量的增加(尤其是電池),新能源車的底盤系統穩定性高的要求高於燃油車,氣壓懸吊系統變成為新能源車的標準配備。 氣壓懸吊市場概況:由Continental、Vibracoustic與AMK主導,中廠積極切入 我們來看看氣壓懸吊產品在汽車原裝(OE)市場的競爭概況。 以氣壓懸吊系統的零部件來說,分為五個主要的硬體部件,分別是空氣彈簧、空氣供給單元、電子減震器、ECU與傳感器。 Continental, Vibracoustic是空氣彈簧主要的供應商,但中國也有寶隆、孔輝汽車開始切入供應鏈,而在空氣供給單元(空壓機),Continental、ZF集團的WABCO與中鼎併購的AMK是惟三廠商,而現在OE市場的電子減震器供應商如Vibracoustic、ZF等清一色都是歐美企業。 如以整個氣壓懸吊系統來說,目前有能力供貨的主要是三家廠商,包含Continental, Vibracoustic,以及剛被中國的中鼎股份併購的AMK,其中Vibracoustic市佔率最高,Continental次之,兩家合計在全球市佔一半以上。 中國汽車橡膠密封件廠積極切入氣壓懸吊供應鏈 或許是參考了Continental的發展途徑吧,中國廠商由車用的橡膠件起家的中鼎股份與拓普,跨入不同的領域,積極追求在汽車單車價值的成長。 中鼎股份原來是做汽車橡膠密封件生產的,屬於車用非輪胎類的橡膠品供應商,中鼎應該是最熱衷海外併購的中國車用廠之一。 自2008年起憑著資本市場的支持,不斷購併歐洲車用廠壯大聲勢,2012、2014年分別併購ACUSHNET(美國)、KACO(德國)進入車用密封件領域,後來又併購法國TFH,取得新能源車的冷卻系統業務,而在2016年以1.3億歐元收購AMK的100%股權,中鼎股份進入空氣懸吊Tier 1供應鏈,原AMK供給氣壓懸吊的品牌如Land Rover、Volvo、Audi、BMW、Benz等,2021年完成併購後,中鼎股份加速國產化,由AMK中國成立的分公司,已經拿到Nio與東風的訂單。 其他中廠包含拓普集團,也是車用的橡膠起家,新設重慶廠希望由橡膠減震器切入氣壓避震器系統,包含電控、空氣彈簧總成、ECU與傳感器等,由於拓普是Tesla的供應商,其鋁合金鑄造件也已通過Ford等的認可,希望在新能源車的領域提高單車貢獻價值。 中廠切入後,氣壓懸吊系統有望降低成本 根據東北證券推估,原裝市場的空氣懸吊系統目前約人民幣15,000元,換算美元約2,200元左右,單價最高的部件是空氣彈簧與電子減震器 中廠積極介入後,有機會壓低到人民幣8,000元的水準,主要的成本下降來自於空氣彈簧與空氣供給單元。 2030年氣壓懸吊市場的市值推估 如果以S&P Global在今年2月份提出最新的預估,2030年全球輕型電動車銷售量預估為2,680萬輛,倘氣壓懸吊系統在電動車中滲透率60%推估,2030年採用氣壓懸吊系統的電動車將達1,608萬輛,以一套氣壓懸吊系統要價人民幣15,000元(約2,200美元)來推估,這個市場超過353億美元,就算中廠確實把價格殺得血流成河來到人民幣8,000元的單價,但滲透率由六成提高到八成,這個市場一年產值也超過250億美元,只要是相關的零組件都能贏來相當高的成長機會。 這是BGo事業情報為我們代理的案件所做的調研準備,我們的客戶是全球氣壓懸吊供應鏈的要角,市佔率超過15%,完全符合以上的趨勢,有興趣可以來電討論。 參考資料: DuckerFrontier, <2020 North America Light Vehicle Aluminum Content and Outlook > ,連結。 GORAN DJUKANOVIC 東北證券<空氣懸吊行業報告> 安徽中鼎密封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報告 Electric Vehicle Material Selection for Chassis and Suspension Components S&P Global: Global light duty EV sales to rise to 28 mil by 2030 BY BGo事業情報團隊 如需轉載引用請來信告知

#併購個案#案例分析

投資市場

2022年全球併購市場報告 M&A report 2022

初級市場往往引領次級市場資金的中長期動向,而初級市場中最重要的就是每年的併購案金額,可作為中長期資金市場、企業佈局的中長期觀察指標,我們為平台買家俱樂部成員彙整2021年併購市場跨區域、跨產業的數據,如需您不是買家俱樂部成員,希望瀏覽整份報告,可來信索取。全球併購市場連續兩年增長後,2022面臨資金可能緊縮、通膨是否影響消費與企業經濟成長的挑戰,私募基金面臨較大資金贖回的壓力,加以這兩年推升企業估值,2022年維持高水平的併購動能機會不高,而併購市場很大一部分是由整併後向公開市場的推力所驅動,近年SPAC數量與金額連續兩年破紀錄,美國SPAC的經營機構亦向海外尋求標的,台灣亦有GOGORO等正尋求SPAC上市,預計2022年SPAC相較於私募基金,SPAC仍是併購市場最重要的推升動能。 全球併購交易金額達4.62億美元:創紀錄的2022年 在2020~2021期間,儘管受到疫情干擾,市場動盪,但企業渴望有機成長促使更多的併購交易,全球的併購交易由2020年的45,354筆來到2021年的55,389筆,筆數增長22%,總交易金額2021年為3.01兆美元,2022時已達4.62兆美元,金額增長53%,平均單筆併購金額由6,640萬美元增長為8,330萬美元。 其中,美國仍是成長最大的併購市場,美國在2021的併購總金額成長75%,併購交易金額由1.75兆美元增長至3.07兆美元。10億美元以上的案件由280件增加到590件。而亞太增長20% 歐洲五年衰退後首次正增長,亞太區的交易金額小幅增長,由9,061萬美元增長至1.09兆美元,歐洲區終止連五年的下滑,金額由1.17兆增長至1.69兆美元。 這是創紀錄的併購金額,但為何企業仍在與疫情奮鬥的2022年,併購金額仍持續創高? 驅動併購的動力:資金寬鬆、商業轉型、追求孳息金融資產 2022年併購市場創紀錄的原因,我們歸納為以下三點: 1. 寬鬆的貨幣政策; 2. 商業環境改變,加速轉型:商業環境的改變來自COVID-19加速數位轉型,商業環境急遽改變、例如供應鏈尋求冗餘等動機; 3. 低利環境下,低風險並具孳息的金融資產顯得更有吸引力,也促使金融服務業的併購; 以上兩點也反映在併購金額成長最多的部門:科技、電信、金融服務與生命科學。 我們相信科技與電信業的併購動機來自於數位化轉型的商業機會,促使這個產業進行更多整併。 另外,金融服務業的整併雖沒有破紀錄,但在2020的低點後大幅成長,我們認為是預期更長的低利環境下,具孳息的金融資產與其服務產業具有相對的吸引力。 在生命科學的領域,由於COVID病毒加速各種新型態療法的發展,例如mRNA、免疫療法等,也使相關行業的領導廠商加速佈局這些醫療、生命科學的行業,平均併購金額並未創高,但總件數卻創高, 2022年併購市場的挑戰:通膨、GDP成長、企業估值 2021年是併購市場上歷史性的一年,展望2022年,面臨貨幣政策緊縮、疫情復發對供應鏈的干擾、供應鏈對通貨膨脹的干擾、地緣政治紛擾等等總體環境的不確定性,加以企業估值已與前兩年大不相同,併購市場的成長確實面臨挑戰。 推升美國併購市場的主要動力:私募基金、創投VC與SPAC發展為何? 整併後上市公開發行,往往是資金市場對併購案最大的推力,這兩年私募基金面臨SPAC與VC在標的案件上的競爭,加以寬鬆資金不在後,PE可能面臨更多投資人贖回資金的壓力,但SPAC在連續兩年創紀錄後,預期仍將是最主要的推升動能。 簡而言之,2022充滿挑戰,但確實許多部門尤其供應鏈,仍存在許多併購的機會,這是我們為我們買家俱樂部成員在產業研討會議中準備的簡報,如果希望取得整份報告,可以來信索取。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投資市場#併購市場報告

投資市場

從CARS24如何優化二手車買賣體驗看台灣二手車平台業者發展

台灣很少人關注,但近期私募基金在印度的佈局相當熱烈,今天要聊的就是9月由軟銀願景基金2號(Vison Fund 2)、DST Global、Falcon Edge Capital領投,印度二手車平台CARS24的F輪募資,本次CARS24募得3.4億美元的F輪投資加上1.1億美元的債務共4.5億美元的資金,使CARS24估值來到18.4億美金,CARS24在2018年時就已取得紅杉資本的投資,目前是印度市佔最高的二手車交易平台,其經營模式與一般二手車交易網站由C2C自行交易不同,CARS24創建了類似美國房地產公司OPENDOOR的營運模式,由CARS24將二手車買回並維修保養後才上架出售,本次募資的資金用途意在全球擴張,目前CARS24已進入澳洲、中東市場,本文將聊聊CARS24的營運模式、帶到台灣的二手車交易平台概況以及未來這類平台的可能發展潛力。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CARS24起於二手車拍賣,交易佣金、投標手續費與融資為主要營收 先收購二手車,並直接銷售,聽起來就是一般二手車商在做的事情,為何CARS24能做得這麼成功?有什麼特別? CARS24有四位創辦人,幾乎都是投資銀行出身,CEOI Vikram Chopra是前麥肯錫、紅衫資本的分析師,另一位共同創辦人Mehul Agrawal是BCG的分析師,他們兩個也都是印度線上傢俱平台FabFunish的共同創辦人,而CFO兼共同創辦人Ruchit Agarwal過往在美林工作。 CARS24初期時是以線上二手車拍賣開始,可直接在線上將汽車交給CARS24檢查、估計起標價、然後CARS24會透過拍賣機制賣給最高出價者,不管他是C2C的顧客或是與CARS24合作的車行,這部分很像是車行都會參與的二手車拍賣場,只是線上化了。 CARS24的營收來源來自汽車交易後的佣金,預估約車價的4~5%,還有如果你想參與投標,除非你是CARS24聯盟的二手車行,否則得另外支付每筆約4,000~5,000盧比的投標金(大約新台幣1,500~2,000元),另外,CAR24亦提供二手車融資的報價來獲取營收。   據CEOI Vikram Chopra在某次訪談中提到,CARS24剛起步時他認為要先解決供應問題,也就是解決車主「賣出二手汽車」的難題,反過來說,就是「二手車行」收購二手汽車的問題。 如何辦到每個月賣2萬台車?   在2020年時,CARS24由原本拍賣的模型轉型,由CARS24負責指派專員,服務二手車賣家處理汽車驗證、文件的問題,並直接提供報價,目前在印度有700位員工在擔任這個職位,CARS24以C2B、C2C兩種模式來取代拍賣制的交易模式: C2B營運模式:一個小時內賣出汽車,當天收款   C2B模式指的是,當有二手車個人賣家在CARS24賣車後,CARS24會直接報價,並將汽車賣給二手車行,並由專員協助處理後續文件等問題,這類交易模式中CARS24會收取車價的佣金作為營收,賣家最快在出售後當天就能收到賣車收益。 C2C營運模式:指定試車地點,一個小時內交車   而CARS24的C2C模式下,汽車的買家可以到CARS24配合的分點(通常是二手車經銷商)處,或是由專員直接將選定的車款開到買家指定的地點進行試車,倘試車完成,滿意的話可以付款,並在一個小時內交車。 CARS24的營運模式有何特別? 接下去討論前,我們了解一下以「二手車」為主要產品的網路平台有哪些運營模式。 最常見的是以「資訊刊登」為主的平台,允許二手車賣家(可能是個人、亦可能是二手車銷售公司),於平台刊登二手車出售資訊。平台僅處理資訊,提供刊登、導流等加值服務,並不介入買家二手車買賣交易。這類平台重點在於導流,且向賣家收取刊登、導流費用,所以平台會希望越多賣家越好,相對不介意資訊品質,這也衍伸出兩個問題: 既有「二手車資訊平台」購車體驗難以一致 這類C2C平台協助二手車賣家解決「釋出二手車出讓」的資訊問題,但平台收益模式追求更多賣家,以產生更多的刊登費、廣告導流費,這將使平台有追求更多賣家刊登的動機,而非有最良好品質的二手車資訊。 儘管這類平台都有賣家評分系統,但對很多個人賣家而言,並不會介意評分系統上的分數,也因此在這類平台上的資訊品質、實際購車流程、品質都因賣家而有很大差異,對買家而言,不易獲得一致的體驗。 買家其實多付擔了「資訊梳理」、「專家認證」成本來確保品質 品質不一的汽車資訊一多,在整個消費體驗中這些成本是移轉到了買家身上,買家多花了許多時間成本以判斷與梳理資訊。例如,這類平台的資訊有時會充斥A車B賣,或是實際上沒有此車款,但希望吸引來客的假冒資訊,這類的資訊梳理成本其實是移轉到了買家身上。 另外,由於二手車不管在過往的汽車維修歷史、汽車狀況等不易判斷,因傳統平台並沒有能力處理這類資訊,所以對買家而言,可能需要另行聘僱專家(例如某些認證公司),以確保實際購車品質,這部分資訊梳理、專家認證以確保品質的成本都是由買家吸收。 筆者與以前印度同學聊過其使用CARS24的經驗,整理出CARS24的發展策略脈絡,來看看他們怎麼解決、優化二手汽車的購車體驗吧。 1. 先解決二手車出售的體驗問題 當你決定要賣出一台二手車時,會怎麼處理?開到鄰近的二手車行,並詢問收購價,如果不滿意,那就一間間問,一直到你同意為止,但如果你想把車賣給CARS24,只需拍照上傳APP,然後等待估價(當然更早之前是等待拍賣結果啦),這部分流程優化幫許多車主節省時間,也解決CARS24平台上的供應問題,而一開始CARS24無法直接買斷這些汽車,那怎麼辦?導入拍賣找二手車商來當買家,所以起初CARS24先選擇改善「車主出售二手車」、「二手車商收購」的流程,作為發展的第一步。 2. 以「拍賣」累積二手車價格數據 如果您有二手車購買的經驗,最常對整個購車體驗造成干擾的就是車價,雖說意者成交,但因車況往往不透明,買家與賣家都會將其可能承擔的風險成本提高,簡言之,如果您要賣車給車行,因車況、車行要求的利潤比例、轉手時間等因素,會造成每間車行給的報價不太相同,而如果你要向二手車行、或是在二手車交易平台上購買二手車,也會遇到同一車款、同一年份,但因地點、車況、使用狀況等相差很大的報價,更別說在交易時的討價還價,這是二手車買賣體驗最大的干擾。 CARS24號稱整合30萬筆二手車買賣的資訊,並考量車型、車況、地區等因素後,計算出可以直接提供買車或賣車的報價,而CARS24的價格通常是不接受議價的。 但這個優勢從何而來?恰好就是CARS24在先前提到「先解決供應!」的結果, 在策略上,CARS24先以整合二手車商收購汽車的拍賣制度,簡化車主出售二手車的流程,並藉此取得大量且詳細的二手汽車成交價,在此基礎下,CARS24發展出二手車價的推估模型後,CARS24便由拍賣制走向直接報價的模式,雖然是否能讓買賣雙方都滿意是一回事,但CARS24以整合報價為二手車買賣中,優化端到端服務體驗的第一步。 3. 解決二手車購車「資訊篩選」、「品質確保」的成本問題 如果您想在既有二手車平台上買一台熱門的豐田汽車,你可能輸入特定的條件,例如車型、年份後,會看到一長排的列表,然後在一筆筆點進去閱覽,上頭即使有報價,但你可能也知道報價當場都還可以討論,而在CARS24上就相對單純,輸入後車型等資料後留下電話,就會有CARS24的當地專員來電報價,一點也不囉唆。 而在CARS24買二手車,你也可以選擇請他們將車開過來試開,甚至把車子開去給你的朋友看,如果滿意購車後,CARS24會直接處理文件過戶問題,也可提供融資對接,有6個月保固,且有七天的試車期,不滿意全額退費。 這是CARS24在二手車估價模型、二手車商的網絡後,整合C2C的第一步:降低買主購買二手車時的資訊梳理成本、與品質確保的成本優化體驗。 商業模式已經端到端改善二手車出售的體驗 整體來說,CARS24一連串從C2B、C2B2C、到C2C的策略發展非常合理,使CARS24可以協助車行收購二手車,並將其二手車再轉賣出去,CARS24作其間扮演的角色,也不僅僅是線上的資訊撮合商,更已經加入專員溝通、融資、文件處理的角色,加上有二手車行的網絡居間,使CARS24無需扮演自行收車的角色,也改善C2C的賣車時效問題。 看似理想但實際上營運如何?低買高賣、服務品質問題仍然存在 根據以上的分享,你或許會跟筆者一樣,覺得這樣二手車的買賣多乾脆。 但由於CARS24主要是跟當地的車商配合,且需管理700個以上的專員,在發展過程中看到許多問題存在。首先,雖然沒有實際數據支持,但我認為二手車行應該還是扮演CARS24平台上主要收購方,所以,如果你是重視最後成交價的車主,有可能你會看到你的汽車出售給CARS24後,沒多久其他車行就又以更高價轉售給另一個買家,所以個人賣家或許會不滿,但CARS24這類平台商扮演的角色是在時效考量下,搓合不同二手車樣式、數量的問題,因此二手車行這樣的網絡是必要存在的,也註定這類的抱怨幾乎很難避免。 第二,是在快速發展的市場中,CARS24選擇以專員直接服務車主,在幅員廣大的印度市場中可預期將衍生許多管理問題,這是我們調查CARS24常見的抱怨之一,包含專業性、專員服務的時效性等,這也使CARS24在未來進入新市場時的挑戰。 整體來說,我們認為CARS24是相當有趣的營運模式,但國際市場也有相當多的二手車平台,在新車因缺料供應短缺,二手車市場熱絡的2021年,取得許多私募基金的支持,例如上市的Carvana,估值已經來到280億美元,或是同樣在印度的Spinny,或英國Cazoo、巴西InstaCarro、馬來西亞的Carsome等。 另外,在其他國際市場時,CARS24在車價資料、二手車商網絡的優勢不在,也因此CARS24可預期在其他的市場都有可能遇到本地的競爭對手,我認為CARS24在其他市場的策略發展,是否能以複製印度市場的脈絡,是個有趣的議題,尤其CARS24選擇以澳洲與中東市場作為下一步,這兩個市場都是較印度成熟的市場,其進入策略為何?值得留意。 台灣二手車交易平台的發展概況 在台灣,二手車交易平台的競爭相當激烈,初期的二手車平台都以廣告式的資訊平台為發展第一步,後有二手車相關供應鏈的整合「認證」等優勢提供交易平台的服務。 廣告平台式的除數字科技的8891外,還有和泰的abc好車網、汽車公會大聯盟、SUM汽車網、SAVE認證車網等,這些平台都已經初步整合大多數的二手車商,二手車商也將刊登作為主要吸引客戶來店的導流模式,這類平台在體驗上的問題是,消費者必須自行承擔資訊梳理、資訊判斷、車況品質判斷的成本。 在賣出二手車的部分,因台灣二手車價相對透明,也有像CARS24提供專員到府估車,扮演二手車商收車服務的平台,如AUSOSTAR、估車先生等,車主一樣可以有專員服務或透過上傳照片初步得到二手車的估價。 其中不乏原汽車供應鏈產業身影,例如和泰的HOT大聯盟、abc好車網提供二手車交易平台,旗下和運有推出勁拍中心可直接將汽車帶至拍賣場處理,和運並有維修中心,搭配和潤提供汽車融資,是目前整合最完整的集團,另外各品牌汽車經銷商也整合二手車,提供原廠認證中古車的服務。 但整體而言,或許因密度高,發展成熟,台灣的二手車價透明度高,加以二手汽車交易平台非常競爭,競爭的結果也預期壓縮中古車行的利潤,許多車行轉往利基市場,例如新古車、外匯車的交易市場,但基本上CARS24所提供的營運模式在台灣並不新奇,只是CARS24在網站體驗上,相對台灣的二手車平台,往往想兼作廣告平台又兼做整合性的服務,CARS24的體驗確實能降低二手車購車者的資訊爆炸程度。 押注新興國家中期成長,但長期品牌直營、EV化、共乘都是威脅 在掌握大量的拍賣車價資訊,並擁有估價的模型後,如CARS24這類二手車交易平台,相較傳統廣告式資訊平台能衍生出更多的衍生服務。 首先就是車貸,這類平台如考量其二手車買賣的網絡,相較「金融機構」經營二手車車貸的角色,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由於掌握二手車價的定價模式,不只可以更即時反饋給客戶二手車融資的額度,協助平台上的客戶快速成交,倘車主繳款發生問題,二手車收回後也可以快速處理資產,如能取得接近金融業者的資金成本的話,這類平台業者在更低的業務開發成本、作業成本、資產處理成本下,能較傳統金融業者提供更優惠的利率,進而擴展二手車貸的市場。 但在品牌車廠紛紛推出回收舊車,作為新車折抵的回購計劃,以及自有認證的中古車銷售服務,Tesla因掌握車主的行車、維修數據,甚至可以在其APP馬上直接給定收購價,CARS24的專人服務相較Tesla的回購模式,又顯得略為笨拙了,別說Tesla可能進入CARS24據以經營的印度市場,如果未來車廠在若干年後學上Tesla的OTA、汽車直銷等模式,加上UBER等共乘服務的興起,這類的二手車網路平台是否仍有美好的未來?亦或是在汽車製造因COVID-19、供應鏈問題而減產,二手車交易熱絡下的一時英雄? 我們認為傳統ICE汽車在中古車況不透明、需要專家認證、車價較難評估的問題,會隨汽車電動化而降低,導致中古車買賣的透明度提高,因而降低二手車買賣仲介的利潤。而先進國家在若干年後共乘、自駕趨勢下,汽車作為資產的使用年限很可能會延長,這些都不利於在成熟市場中二手車平台在長期的發展。 但我們預期,即使在汽車供應鏈解決後,預期將會優先滿足成熟國家的需求,新興市場的二手車市仍將會持續一段時間的成長,作為私募基金押注在這些新興市場的中期發展趨勢下,仍是相當好的投資標的。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私募基金

投資市場

凱雷領投日本生物纖維公司Spiber

私募基金凱雷於9/8宣布,將領投日本生物技術公司Spiber Inc的3.12億美元融資,同時參與的Baillie Gifford、富達基金以及日本政府支持的COOL JAPAN FUND,合計提供Spiber共2.18億美元的融資,除此外,Spiber亦透過Morgan Stanley進行資產證券化,另募約9,100萬美元,合計共募得3.12億美元,而Spiber的資本額來到3.12億美元。 這是近期私募基金針對ESG領域的日本未上市公司,投資金額相對高的一筆交易。由於日本交易所對新創公司有相對寬鬆的上市條件,日本未上市且估值大於10億美金的獨角獸不到12家,Spiber是以蛋白質聚合物製造用於衣物、車用的纖維,目前估值約12億美元,本文將讓您了解Spiber是什麼樣的公司,以及未來的生產規劃。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Spiber是做什麼的?蜘蛛絲+纖維,亞洲永續新創前25強   Spiber成立於2007年,其命名的緣由是蜘蛛(Spider)+纖維(Fiber),Spiber是由慶應義塾大學的生物研究所衍生出來的,其開發出通過微生物發酵以製造基於植物的蛋白質聚合物,可用於量產用於衣飾、汽車用品的材料,目的是減少石化、塑料或動物性材料的使用,由於不採用塑化等原料,而使採用生物材質,亦可生物降解,未來看好將可取代尼龍。 Spiber目前團隊236人,平均年齡僅36歲,總部在東京。2021年Spiber為舊金山的Clean Tech評選為亞洲前25間有潛力的永續能源公司。 Spiber結合永續材料,與The North Face合作導入時尚   2015年時Spiber與The North Face開始合作開發人造蜘蛛絲材質,Spiber成功開發出具有高尺寸穩定性的蛋白質纖維,並將 Qmonos 更名為 Brewed Protein,並於2019年推出聯名的外套(如下圖,介紹影片在此)。 Spiber生產計畫:泰國、美國   有關Spiber的發展,2020年便與日本上市的設備製造商荏原製作所(EBARA CORPORATION)結盟,荏原製作所投資了約10億日圓,將用以支持Spider在泰國的建廠計畫,並將材料用於荏原製作所的產品中,而Spiber的泰國工廠已經在2021年年初開幕,目前規劃的產能是每年數百噸的材質,並規劃由亞洲最大的糖製造商Mitr Phol Sugar Corp提供原料。 除此之外,Spiber也規劃在美國Clinton, Iowa投資1億美元設廠生產,並已於2020年12月完成250億日圓的融資,將用於美國建廠。 台灣再生纖維產業的發展   台灣廠商人造纖維在全球市場舉足輕重,由於2025年歐盟針對消費品包裝提出需可降解的要求,台廠近年也積極佈局,只是大多研發的重點在於「再生纖維」,尤其rPET(再生聚酯),根據遠東新,目前綠色產品已經佔營收30%,未來將會陸續投資約20~30億台幣,用來擴增rPET產能,台化與福懋則回收漁網來製成服飾原料,材料-KY則著重在木漿為原料的的醋酸纖維素,未來限塑的商機值得台灣相關廠商留意。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募資#創投#股權融資#股權私募#私募基金

投資市場

Affirm成亞馬遜BNPL夥伴-Affirm簡介

FinTech與支付是BGo事業情報長期關注的產業,過去我們曾請美股投資人路人甲,介紹過美國Buy Now Pay Later廠Affirm,當時2020年受惠疫情期間Peloton需求而大幅成長,Shopify參與私募後IPO,雖期間Peloton成長可能在疫情後趨緩,加上Affirm營收占比高度仰賴Peloton,導致市場並沒有對Affirm有太多關愛,只有在Square收購競爭對手Afterpay時,華爾街才忽然想起美國自己也有一間BNPL。 如今Affirm與Amazon結盟,Affirm一晚大漲47%,不過看到很多人認為BNPL是一門,不太需要專業容易上手,沒有護城河的產業,但大家是不是忘了前陣子Klarna信貸的損失率大增的新聞?AMAZON其實本來就有BNPL的選項,但為何要新增Affirm?BNPL產業關鍵是信用評分模型,如何透過歷史信用評分資料、消費者動態訊息理解、判斷信貸損失的機率,進而做到撥貸金額高,損失率低,且能通過經濟景氣循環週期驗證的風險模型,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更別說必須在消費者在電商下單的幾分鐘內,就必須迅速完成判斷,我認為這是retail finance最有價值的一項專業。 我們決定請路人甲,再次更新一下Affirm公司概況給大家參考,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結束到2021年經濟reopen,中間經歷過一次短暫的經濟衰退,這類的信貸模型更值得在這段時間檢視,請注意,路人甲提供的是Affirm的營運模式與發展,而非投資建議。 本文為曾任FinTech產業研究員的路人甲邀稿,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雖Affirm的規模與同業相比較小,擴展速度也相對緩慢,但Affirm基於信用風險模型設計的產品,不收遲繳滯納金與滯納利息,相較同業產品更容易溝通,我們認為Affirm的產品更能吸引Gen Z與千禧世代,另外,Affirm的撥款金額、期數相對同業更高,且違約率更低,我們相信這隱含的意義是,Affirm風險模型較有優勢,在容易模仿的Buy Now Pay Later同類型公司中,相對具有較佳的投資價值。 但因BNPL客戶具高度黏著性,業者發展策略越來越像電商平台,BNPL業者在網站與App平台開設商城,協助合作商家導流,商家選擇合作的BNPL的合作業者時,除了消費分期功能能否協助商家解決客戶購買力的問題外,也會比較BNPL業者的導流能力以及其他附加價值,而Affirm的國際化進展不如競爭對手,或許較同業不具網路效益的吸引力,但我們傾向認為這是Affirm的產品架構是基於風險模型,而競爭對手的模型是基於滯納息與違約金,相較下Affirm的國際化進展較慢可以理解。 繼2016收購Sweep後,Affirm發展出Savings作為提高客戶使用Affirm App頻率的服務,這有利於Affirm提高客戶APP的使用率並有利於降低授信風險,但支付畢竟是具有網路外部性的生意,在往下一個產業範疇邁進前,Affirm必須加緊腳步,追上同業的交易規模與合作商家數,今日Amazon是美國本土市場最好的合作夥伴,儘管Amazon Pay本來就有BNPL的選項,但我們相信,Affirm基於信用風險的評估模型,可項提供Amazon Pay無法覆蓋的高金額消費品項,或是更長的期數,這也是Affirm與其他BNPL最主要的差異。 中長期而言,我們認為Affirm有能力吸引千禧世代的網路消費,並維持一定的資產品質,只是市場會在短時間關注其配合商家的成長率,但我們更傾向看到Affirm在利收上展現的利潤成長,那是基於Affirm信用風險模型的優勢展現。   Affirm希望解決哪些問題? ”Deliver honest financial products that improve lives.“ 通常我不太喜歡企業是以解決道德面的痛點作為創立的宗旨,畢竟企業最終還是必須營利,但Honest financial products確實能吸引成長過程籠罩在金融海嘯的千禧世代,只是Affirm如何傳遞Honest這個概念? 傳統金融業者,尤其在消費金融領域,最常被客戶指責的是金融條款與產品設計複雜,客戶常常誤觸金融條款的地雷,動輒被收取違約金與滯納息等,Affirm認為機構也不該因客戶犯錯而獲利,尤其有時客戶之所以犯錯,實際上是商品難以理解,客戶無所適從卻因此受罰,Affirm希望提供收費簡單,客戶容易理解的產品,所以Affirm的產品是唯一能做到0利率分期的BNPL公司。 在台灣可能大家不是那麼希罕,因為普遍電商都有提供信用卡無息分期,但那是基於銀行有聯徵與信用卡紀錄「預核」了一個額度(credit limit),但針對無卡族,信用風險的評估就不那麼容易,近年台灣租賃公司也有推行「無卡分期」的產品,但利率與額度就沒那麼優惠了。 “透過API串接線上支付場景,提供客戶BNPL(Buy Now Pay Later)消費分期服務。”  Affirm提供消費分期的服務,更具體地說:當商家與Affirm簽約合作後,可於電子商務網站後台安裝Affirm的API插件,則電商的客戶在線上購物時,Affirm的分期服務便會出現在支付選項,客戶選擇Affirm分期方式後便可送出審核,Affirm系統審核通過後,客戶則可以選擇分期的期數,大多是0% APR的。   "解決電商顧客的購買力問題" 根據估計,會使用Buy Now Pay Later的顧客,有有44%的用戶年收入低於4萬美金,對電商而言,取得新客戶的成本越來越高,一般刺激銷售的模式是折價,打折後協助顧客減輕負擔,解決少部分購買力問題,但折價會減損品牌價值,但如果有BNPL,電商也可以選擇將部分折價的比例作為手續費支付給BNPL業者,由他們解決客戶購買力問題,而帶來轉換率與AOV(平均訂單金額Average Order Value)的成長。 簡化分期支付的核心在於風險評估模型 說穿了,Affirm就是提供一個可「無息分期、即時判斷風險與利率」的支付解決方案,簡單講就是,你不需要提前提供財力證明、不需要聯徵(大部分情況)複查、簡化身份照會、類似信用卡的服務。 所以Affirm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簡化信用卡支付產品。 但怎麼辦到的?首先,信用卡為何需要這麼複雜的產品結構?遲繳除滯納期間的利息,還需付出滯納金?又為何每個人的信用卡利率不同,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期間的滯納息算法也不相同?甚至,還提供最低應繳金額讓客戶感覺沒有負債,但其實收取極高利率? 首先,信用卡的審核機制不是即時的,客戶申請信用卡額度與申請消費分期有時間落差,當核予額度與申請消費分期的時間相隔越久,該筆分期的授信資料越有不確定性更不利於風險評估,所以信用卡在規劃上多了滯納金罰則,當你信用卡遲繳,會產生一筆滯納金,後隨遲繳日數在收取滯納利息。簡言之,信用卡產品複雜的原因乃是因評估持卡人倒帳風險的不確定性高,只好依每個人的風險定價給予不同的利率。如果Affirm希望提出更容易溝通的產品,那就得先提出評估信用風險更有效的方式。 這群BNPL的新創善於利用科技,不管是AI或是機器學習處理資料,加上移動裝置上的APP,他們確實有機會較傳統徵信方式更即時,更全面,而創造出簡單的信用消費產品。 其中,Affirm的產品可能是現有BNPL業者中最簡而有力的: 這個BNPL產業市場夠大嗎? 在台灣很難有深刻感受,因為我們處在一個相對overservice的金融環境中,信用卡普及,加上雙卡風暴後,金管會對於retail banking產品管制相當嚴格,動不動就譴責(檢討)一下信用卡循環利率上限。但在美國,根據聯準會,2019美國消費者付了1,210億的信用卡利息,110億的透支(overdraft),30億的延滯費(late fees),沒錯,這是一年支付的金額,另外,美國人總共欠了1兆的信用卡債務。 而另一個現象源自2008的金融海嘯,這同樣台灣很難感受到,根據YPulse,Z世代與千禧世代(1981~2012年出生)的這群人的消費力已經超過2.5兆美元,但這群人越來越不喜歡跟傳統銀行業者打交道,相較之下,他們更愛在網路上直接申辦金融服務,另外,根據TD Bank,這群人中的25%出門已經不帶信用卡了,根據Forbe統計,美國有7%的人口在2020年使用過BNPL的服務。 以上,BNPL隨電子支付的崛起是可以預想的。根據WorldPay 2020的全球付款報告,”Buy now pay later”交易額在北美到2023前將成長3倍至3%的市佔,而在EMEA,目前已佔6%,將會在2023成長到10%市佔率。 那0%的分期,到底怎麼賺錢? 其實跟台灣信用卡運作機制很像,店家如果接受0%分期,那就要支付給信用卡廠商對應的手續費,Affirm也是如此,扮演「支付中間人」(Escrow)的角色。其商業流程可參考下圖,其中涉及的關係人包含: A.撥款銀行(目前Affirm配合Cross River Bank,某些州也開始自行撥款) B.商家或平台(如Peloton,Walmart) C.放款機構   舉例,假設消費金額1000元,商家與Affirm簽立的交易費率是5%,當客戶在線上消費1,000美金時,撥款銀行將會撥款950元(1000美金-交易費)給商家,而Affirm與消費者間存在本金為1000的貸款債權,Affirm再支付1000美元+手續費給撥款銀行,撥款銀行再將商家的交易費50元退給Affirm。其中,Affirm為了讓資本更有效率,會搭配: 1.金融機構融資:Affirm會透過從其他金融機構取得的資金,用以向撥款銀行買回消費者債權。  2.債權證券化:Affirm再將這些債權出售給其他機構投資人,並收取服務費。   以上述的模型來看,Affirm的營收主要有以下的來源: 1. Merchant Network Revenue and Virtual Card Network Revenue 作為支付服務方,Affirm的收入是向商家收取支付服務手續費,目前Affirm的0%產品佔比超過40%,換句話說,當客戶向商家購買產品時,使用Affirm的0%產品可以直接無息分期,但將由商家支付手續費給Affirm,Affirm與店家的手續費議定是以交易為基礎,而不是以月付或租用費的方式收取。另外,由於Affirm亦有與Visa合作發行Virtual Card,當Affirm的客戶在實體店家,或是沒有與Affirm合作的商店消費時,亦可透過Affirm的App申請分期服務,Visa會向店家收取手續費,並撥出固定的比例分享給Affirm。 2. Interest Income: 作為貸款供方:Affirm向顧客收取利息收入。  3.Servicing Income 作為貸款仲介方,這部分是Affirm與第三方放款機構簽訂,由Affirm提供專業服務協助管理貸款組合,這部分是以每天的貸款餘額乘以雙方簽訂的服務費的費用百分比計算,並以月為單位收取。 來自商家費用收益佔比佔48%,但利收成長佔比更快 如果我們細看2020年7月至今年3月底,Affirm的收入有48%來自網路商家支付的費用,5%來自實體店家支付的費用,利息收入占比約37%,只是網路商家費用比重在2021年減緩,今年第一季僅剩42%左右,實體店家則成長為6%,利息收入的佔比提高為41%。 如逾放狀況良好,那Affirm或許可視為消費性貸款的play 事實上在低利率的環境下,不管機構投資人,或資產管理者都在找良好品質的計息資產,您如果有關注二手車融資公司例如Credit Acceptance(CACC)在今年股價漲幅,您就大概可以理解,市場忽略Affirm商業模式的利收持續成長這件事。 是的,前提是「風險模型管控得當,資產品質良好」。 那Affirm如何評估風險? 1.風控模式:去年IPO時,Affirm截至2020/09的逾放比是1.1%,而這個數字如果以今年第一季的逾放數字來看,並沒太大變化,加上Affirm這段時間又收購了加拿大的同業PayBright。以消費貸款來說算蠻低的(美國信用卡的逾放比率約5~6%),具體而言我們不知道Affirm如何評估風險,但S1揭露Affirm與商家合作進行交易與商品等級的風險評估, 與FICO的比較下,每個Affirm的風險等級(ITAC)下對比FICO都有更高的風險鑑別度與更低的逾放機率。 2. 審核速度:Affirm在S1提到審核流程是透過AI與機器學習自動化,核准過程僅約需1分鐘,同業Afterpay的申請速度也很快,但那是因為Afterpay沒有進行信用審查的緣故。 3.授信條件:根據Informa BusinessIntelligence在2019年11月~2020年1月期間的調查,Affirm的核准客戶比例相較同業高了20%,AOV提高了92%,我們參考了一些網路的評論,認為Affirm相較同業,可能提供較高的消費分期金額,較長的分期期數。 4.信用分數:客戶申請Affirm時,採取Soft Credit Check,將不會影響客戶的信用分數,但會在報告中顯示客戶申請Affirm,而客戶在使用Affirm分期的狀況也會提交給Experian(類似信用中心),同業Afterpay沒有進行信用審查,Klarna採取類似Affirm的機制,一般低金額,短期數的分期採Soft Credit Check,但當客戶申請大額的消費融資(類似Affirm提供的6~36期的商品)時,Klarna將進行嚴格的信用審查(Hard credit check),這表示申請Klarna將會影響信用分數,相較之下,AFFIRM在大額消費時相較同業更具有優勢。   商家與消費者的網路外部性   Affirm扮演付款中間人需同時維護兩個生態系,商家生態系與顧客(買方)生態系,這是平台商都會遇到的雞生蛋蛋生雞問題,當平台沒有夠多的商家加入支付體系,不會有顧客下載APP,而當平台沒有顧客,則更難說服商家加入體系,但偏偏支付是一個很競爭的市場,除了傳統信用卡公司外,在數位支付的領域前有Paypal,Stripe,Square的Cash App,這些巨頭也可能切入,又或者已開始提供BNPL(如Paypal,Stripe與Klarna合作),同樣專注BNPL的有Klarna,Afterpay,Quadpay,Sezzle,Splitit等,大家都提供類似的消費分期,延後付款的服務,只要有一家的策略見效,其他業者也會馬上仿效。 但也因為實際上BNPL業者都在經營「消費者」與「貸款店家」兩個族群,彼此又互有關聯,既有的商家可以為BNPL帶來分期的商家收費,以及可能的利收,而BNPL自身APP或是再分期期間跟客戶的關係維護,例如繳款、再次消費等,又可營造消費者的外部性,再將流量、營業額貢獻回BNPL店家生態系的廠商,所以BNPL本身是否能讓客戶產生黏著,事實上從產品、go to market的規劃,都必須非常細膩,不是那麼容易透過模仿而來,這也是BNPL廠商至今仍有生存空間的原因。 Affirm與AMAZON的效應 看完前述對Affirm的簡介後,應該不難理解為何Affirm在消息出來後股價會大漲,以美國2020年網站的總成交金額來說,Amazon是2,990億美元,大約是Shopify的4.5倍,Affirm現有成交金額2020年成交金額也才60億。 只是要提醒一下,Amazon本來就有開放給其他的BNPL業者,例如Square收購的Afterpay。 結語 其實本來都應該炫技來估值一下,但既然這不是投資報告,那想一想其實沒必要。 由於對retail banking的發展很有興趣,Affirm從尚未IPO我就已經追蹤他每一次的募資活動,IPO前最後一次G輪募資時股價是19.92元,當時估值大約也才10億美元,不過2021年IPO總能創造奇蹟,今年1月IPO時第一天收在97元左右,換句話說,昨天大漲,大概就是回到IPO那天,估值大約260億美元吧,那Square花多少錢買Afterpay?大概290億美元,其實也相去不遠了。 對於Affirm,我倒是比較期待未來其發展策略,是否符合: 「消費分期」延伸為「借貸」 這裡指的是Affirm未來是否有機會,除了透過Shopify、Amazon合作經營「消費者」的消費分期產品,擴大Affirm網站的消費金額與使用人數,並進一步推出「純借貸」產品。 借貸客戶由除「消費者」擴展到「商家」 目前Affirm在經營商家的「分期支付」產品,收入是手續費,但有沒有機會延伸至商家的「SME小商家借貸商品」,使來自商家的「利收」也能貢獻營收? 在此兩策略出現前,我認為有待實質成長追上估值,並期望他保持良好的資產品質,並將之作為觀察總體經濟時,在電商消費、千禧世代的消費性信用貸款帶來的意義。   本文為曾任FinTech產業研究員的路人甲邀稿,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Fintech#支付新創#

投資市場

JAFCO領投物聯資安廠睿控網安3.6億

工業物聯網資安新創睿控網安TXOne Networks近期進行A輪募資,由集富亞洲Jafco Asia領投,其他投資人包含環宇-KY董事長黃大倫、精誠資訊董事長黃宗仁,以及跨國私募股權基金璞石晶華有限合夥,合計本次募資3.6億,目前睿控網安已共募資6.6億。 睿控網安TXOne Networks是做什麼的?兩家未上市的隱形冠軍廠共同投資 睿控網安是由趨勢科技與四零四科技(MOXA)於2019年成立,趨勢科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四零四科技是1987年成立,雖然沒有上市,但四零四科技是全世界最大的串列通信設備廠商,後切入工業設備聯網解決方案,目前也是全球前三大工業通訊設備製造供應商,產品應用在工廠自動化、零售商收銀機系統、電信通訊、半導體、金融服務、電力事業、保全系統等,是一家營收規模破百億,EPS超過20元的隱形冠軍。 睿控網安的解決方案主要針對「工業環境」中普遍的安全漏洞規劃,並可對工業控制網路(ICS/OT)安全監控,目前的產品線包含物聯網資安防護、端點安全防護、雲端資安防護、數位憑證、目前應用在醫療、製造、智慧城市、ICT產業、智慧製造。 本次參與募資的投資機構有誰? 本次主要領投睿控網安的機構集富亞洲JAFCO Asia,其實出自於日本最大的私募股權公司JAFCO Group。 JAFCO ASIA專注在亞洲市場的股權私募機構,主要經營地點是北京、台北、、上海、、新加坡四地。主要投資介入期是公司早期、與公司成長期的階段,產業包含網路、消費零售行業、網路安全、醫療與保健、與再生能源,資金規模約5億美金,過去投資了500家公司,450家已出場,超過115家已經上市。 JAFCO ASIA投資台廠的紀錄:Himax、同致、時碩工業、康控、艾姆勒、DCARD、Appier、光程研創等 今年3月台灣獨角獸Appier在日本上市,其中也有JAFCO ASIA投資的身影,除此之外,JAFCO過往在台灣投資的廠商不乏已經上市櫃的股票,包含同致(3552)、宏致(3605)、艾姆勒(2241)、時碩工業(4566)、康控(4943)、承業醫(4164)、松瑞藥(4167)在未上市階段便參與股權投資,目前仍持有的包含Appier、iChef、光程研創(Artilux)、群翌能源(HEPHAS)、行動基因(ACT)、奇邑(Kiwi)以及大名鼎鼎的社群平台DCARD。  

#募資#環宇#精誠資訊#股權私募

投資市場

垂直農場:農場即服務 Infarm介紹

解決農產品運輸、供需不平衡問題 農產品在生產與供給之間的不匹配,過往是透過貿易、運輸達到匹配的平衡。但今天,隨氣候變遷、化學肥料、隨病蟲害而來的農藥用量、運輸費用等議題,都市農業的前景越來越值得關注。 拜我們對糧食種植技術的了解、科技技術包含溫控、照明、與自動化程度的眼鏡,室內農業正在興起,其中,在高度都市化的城市有更快的發展,新加坡近年致力於提高農產品的自有供給率,但苦於農業腹地不足,也朝都市農業的方向發展。 室內種植形式有很多種,從小額投資的microgreen(就是室內種植如豆芽、苜蓿芽等這類的農業)、Elon Musk的弟弟Kimbal Musk投資的Square Root是以類似貨櫃種植的形式解決都市農業的問題,另外,以高密度種植的垂直農場因其高收益的模式,雖需大量金額的前期投資,但也吸引了很多資金,今天介紹的Infarm就是起源於德國柏林,目前估值達12億美元的垂直農場新創。 Infarm介紹 Infarm創立於2013,是由Erez Galonska與Guy Galonska所創立,目前已經在10個國家部署室內的垂直農場,有800名的員工,主要的合作對象包含加拿大的Sobeys、德國的Gorillas、法國的E.leclerc、日本Kinokunia等蔬果零售集團,目前與Infarm簽立的供應合約,超過4億美元。 Infarm整合了模組化的農業生產型式,使在都市裡各種空間種植農作物成為可能。依Infarm提供的數據,與相同單位的傳統種植在土壤的農業相比,每單位節省10,000,000公升的水,交通費用與使用的土地資源,90%電力都採用具有綠色認證的再生能源,。 目前可以生產的作物包含:番茄、草莓、辣椒、菇類、以及各種葉菜、與Microgreen作物。 創辦人介紹 Erez Galonska在2005年時在加納利群島的農場打工換宿,後來搬回柏林後,與兄弟在父母的客廳裡建立了第一個水耕的室內農場,種植羅勒,到2016才正式與工程師建立第一個商業農場。起初為了展示這個商業農場,Erez Galonska在篷車中安裝,並舉辦講座。 Infarm的發展:農場即服務 第一個客戶是25Hours Hotel,這是柏林的連鎖飯店,一個建築師參觀他們農場後將這概念帶回飯店,他們在大樓屋頂種植植物,此後才接觸更多的客戶,在那之後,與歐洲超市合作,在超市內建立了第一個農場,並推出雲端、智能設備收集數據,這個超市農場的影片上傳上YouTube後,Infarm收到各國零售商的邀請,希望合作。 超市農場的試點是Infarm的轉折點,此後他們迅速擴大規模,他們發展了新的商業模式,稱之為農場即服務,他們與零售商簽訂多年合約,首先定義需求量,而後安裝Infarm模組,使用大型、高密度的種植中心,種植包含水果、蔬菜,每一個Infarm的模組使用單位約同10,000平方米的生產量。 起初Infarm在一年在10個城市發展了垂直農場,但他們試著將模組化過程、導入的速度提高,現在約1個季度就可導入10個城市,起源於他們對雲端的投資,透過學習經驗,他們可以知道哪些配方、水分、光線是適合各種作物的。 Infarm的估值 目前最近一次募資時,Infarm募得1億美元,Infarm的估值已經來到12億美元。 Infarm的投資機構 Infarm的投資機構包含Atomico、Hanaco Ventural Capital等。  

#產業介紹#室內農業#垂直農場#InFarm

投資市場

網路事業的5種利潤來源

想做一個網站?但,你知道你的網站怎麼賺錢嗎?本文整理了網站可能收入模型,您開始網路事業前,絕對必讀。   我們將網站的收入分為商品交易,廣告曝光,轉介服務,線上服務與內容計價的五種收入來源,而單一網站可能因提供多種服務,而有不同的收入來源。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看完我們另一篇文章#網路事業的七種型態,但問題是,到底怎麼樣獲利?商業模式是? 所謂商業模式指經營型態與其對應的獲利方法,所以我們了解七種網站的經營型態後,就來討論看看有哪些獲利方法。 對了,我們沒有將原來就有實體事業轉型數位化的這些類型加入本次討論呦。換句話說,這些分類都是按照,以網路經營為主體的事業來討論。 B-Go團隊依照交易型態將網站的利潤來源分為以下五類,當然,網站型態當然與獲利模式有關,但各種創新的服務也正顛覆網站型態與獲利模式的對應形式。   網站的五種利潤來源 1.  商品交易收入:商品價差或抽佣分潤。 2.  廣告曝光收入:流量相關的廣告費與協銷收入 3.  轉介服務收入:會員費或轉介準客戶名單費用 4.  線上服務收入:利潤來源是刊登費,產品分潤,或使用費。 5.  內容計價收入:內容本身所帶來的收入,如訂閱費,線上諮詢費。   1.商品交易收入 指的是商品價差或抽佣分潤,隨著商品的線上成交產生的利潤可能來自商品價差,代銷抽佣。 相較於實體的交易模式,線上交易模式的成本較低,但隨著此模式越來越成熟,參與者越來越多,漸漸變得更加競爭,有以下幾種可能的獲利方式: 您可以當賣方 最常見的方式,舉例你可以在電商平台(如Amazon/momo/PChome等)上開設銷售店家,透過shopify/shopline,自建購物網站銷售。 也可以當推薦方 類似代銷,形式如團購主,經營社團/Line群,直播銷售或經營電商網站等。不需囤貨,客戶下單後再請上游廠商出貨,賺取價差或佣金的代銷(drop-shipping)模式。 2. 廣告曝光收入:流量相關的廣告費與協銷收入 此一模式最重要的是流量的兌現,當你的網站開始有一定的流量後,怎麼兌現呢? 網站流量的兌現模式:常見換取廣告曝光或是協銷機會,如ADsense(Youtube或blog),產品推薦(業配),或聯盟行銷(Affliliate),至於怎麼創造流量,實在太多類型,像是自製內容,內容農場,提供免費服務(如縮短網址),甚至搜集有趣的笑話都可能帶來流量,不一一說明。 3.轉介服務收入:會員費或轉介準客戶名單費用 。 如果針對高價商品,複雜如B2B的類型,或以體驗為主的服務,無法線上完成交易,對應此模式的網站創造流量獲取某類客戶名單,協助合作廠商準客戶名單獲取(Lead Gen)的過程,網站的獲利來自名單費用,或對廠商的會員費,例如某些網站允許特定需求的客戶留言後將之轉介給廠商,或允許付費會員取得聯絡資訊。 4.線上服務收入:利潤來源是網站的刊登費或使用費。 網站在線上所提供的服務之收入,依照所提供的服務可以分為: 協助資訊曝光 資訊內容不是網站自行創造,而是由使用者提供,但網站創造流量並提供資訊曝光的服務並據以收費。你一定看過提供廠 商資訊或高價商品的網站,如黃頁,房屋交易網,二手汽車買賣網,人力資源網,借款買賣搓合網,這類網站所提供的服務不涉及線下交易服務,僅就資訊刊登收費。 協助成交搓合 當網站不止提供資訊曝光的服務,更進一步搓合供需雙方成交時,除刊登費外,亦可能會收取分潤。例如購物商城搓合商品,或如旅館訂房網站,票券訂購網站,或如Uber這類網站皆搓合商品,或線下服務,並於線上成交。 軟體即服務SaaS 網站提供線上軟體的服務或透過API形式,提供客戶解決方案,通常來自使用費。 5.內容計價收入:內容本身所帶來的收入如訂閱費,線上諮詢費。 內容有許多形式,包含特定資料,像是某些大宗商品的行情必須付費才能查到資料庫,某些研究型的網站或是線上教學也需付費,某些影像平台如Netflix亦採訂閱費模式取代廣告費。 以上是我們整理的,網站的可能收入來源,當然有更多種新的商業模式,激發出新的可能。 在您開始網路事業前,一定要將您可能的收入來源釐清,並依此導引您未來的商業策略!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網路事業

投資市場

網路事業七種型態

  你知道網路出現後第一個網頁是什麼?第一支上傳youtube影片呢?第一筆透過網路買賣的物品是?這很可能讓你大吃一驚。   網路發展至今數十年,已經出現非常多種新的商業模式,我們將網路事業分為內容型,電子商務,線下銷售,SaaS,市集與社群(生態系)平台、名單獲取(Lead Generation)的七種型態,但可以預想到,在未來虛實整合、虛擬貨幣與區塊鏈、Web 3.0等的推波助瀾下,將會併發出更多更有趣的商業模式,如果您覺得網路形式的過去30年已經發展迅速,但或許您會更訝異未來30年的發展速度,將更劇烈影響人類的生活,或許,您正參與其中也不一定。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大綱: 1.網路形式、電子商務的起源 2.網站的形式:七種經營型態 3.不斷創新的混合型態     網路形式、電子商務的起源 內容網站是網路形式的起源   在1991年時,WWW概念的創始人Berners Lee所發表的關於網際網路WWW的定義與介紹,是網路上的第一篇文章,至今網址仍在(Link)。 2005年時,這支名為”me at the zoo”(Link)的影片,是Youtube上的第一支影片,揭開內容形式從文字,照片後演化到動態影像時代,而近來興起的podcast,又提供了另一種新的內容展現的形式。 是的,內容網站往往是最初的網路形式,網際網路一開始便是規劃用以傳遞訊息與內容的。到今日,內容型網站衍生出各種形式與龐大的商機:   依照富比世的統計,2019收入最高的Youtuber是8歲的男孩Ryan Kaji,透過Youtube頻道預估一年賺2,600萬美金,這恐怕是2005年上傳me at the zoo的人始料未及的。 電子商務的始祖-大麻交易   那第一筆線上交易呢? 第一筆網路買賣出現在1972年,在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中心研究計劃中的阿帕網ARPANet完成,買賣的商品是一群MIT與史丹佛的學生,產品是大麻。 沒想到吧?我們的電子商務歷史是從大麻交易開始。至今各式各樣的商品在網路上透過各種形式銷售。   網站的形式:七種經營型態 經過數十年後,網路已經發展出各種服務,但仍有許多創業家仍努力探索形式與服務的各種可能性。儘管我們試著分類網路事業的商業模式,但我相信這些分類都是暫時性的,我們只能暫且依這些模式,順道回顧一下,那些出現在網路史上的第一個歷史畫面,並期待下一個令人驚豔的顛覆創新吧。   網站的型態: 1.內容型(Content) 2.電子商務型(eCommerce) 3.線下導引銷售(Off-Line) 4.SaaS 5.市集(Market Place) 6.社群(生態系)平台(Social Network Ecosystem) 7.名單獲取(Lead Generation) 1.內容型(Content) 指如部落格,Youtuber,新聞網等生產內容的網站,其本質上就是線上媒體,依照內容走向的定位,有不同的獲利模式,這部分已經從文字(Blog)、影像(Image)、影片(Film)、逐漸發展到聲音(如Podcast),這部分發展帶來某種程度的去傳統的中介化,不過倒也是形成另一種樣貌的集中平台,例如Wordpress等,專門服務、簡化內容創作者的平台業者。 2. 電子商務型(eCommerce) 指透過線上完成買賣的網站,可能是線上店家透過代銷(Drop-shipping,客戶下單後才向上游請求出貨),或是代理商/經銷商模式,亦可能是生產者直接經營的購物網站,這很容易理解,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有這種網站,例如我們向百香果的農戶自建的網站下單購買水果,這類就是屬於生產者自建的電子商務平台。 過往電子商務與實體店家間的區隔較明顯,近年或許因疫情加速數位轉型,電子商務網站已經成為更多實體店家的必備投資,而電子商務平台的廣泛需求促成如Shopify這類的服務平台,更讓許多科技巨頭也摩拳擦掌希望進入該領域,另如Facebook在北美市場推出店家功能、Google Map已經支援簡易一頁式網站的設計服務,皆針對這一類的需求而起,這是產業因為數位裝置、生活型態對消費行為改變所做的移轉,每次的移轉都會有新的贏家與輸家。 3. 線下導引銷售型(Off-Line): 當網站所針對的是需線下體驗的服務或商品,或因產品或銷售流程無法標準化(如B2B或與量身定做的商品服務)等等原因無法線上成交時,目的是導引至線下服務時,我們稱為線下銷售型。 4.SaaS: 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本質上是提供軟體功能的網站服務,建構在瀏覽器的環境上或透過API為客戶提供所需服務,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傳統的軟體業者,隨雲端基礎建設、網路速度、瀏覽器功能的推進,改採此種形式收費,例如Adobe等,那其實更有利於軟體公司客戶的價值計算,由原來單次消費、長達可能數年的更換週期,轉換為固定期間支付,以保持軟體公司隨時更代、改善的服務,公司將會更加注重用戶使用的生命週期,以及其為支付公司服務的整體價值總和。 5. 市集(Market Place): 市集開放給商品或服務的供需方參與,市集網站並提供協助成交的支援服務,包含資訊流,金流,物流等之整合服務的網站,這也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網站類型,不管C2C(例如eBay、露天拍賣等)、B2C(Amazon、PCHome、momo購物網)、B2B(阿里巴巴)、或是以修繕勞務、美工接案服務等為產品的市集平台,各種型態演變之多,令人興奮,近年甚至加入外送服務、虛實整合的快遞平台,都是市集的演變形式。 6. 社群(生態系)平台(Social Network Ecosystem) 主要目的是使人與人在線上交流,互動的網站,由於人與人的交流創造了各種機會,這就是平台的形式。 所謂平台,指的是不論供需任一方,都可以在網站上做一樣的事,可以既是供給者,也同時是需求者,更有利於社群型網站連結前面各種型態,提供內容,電子商務,獲取線下準客戶名單的功能,或扮演市集的角色,使各種服務,交易在社群型平台中發生,形成一個生態系,最能理解的就是臉書,或是更放大範圍,包含Youtube/Apple Store/Developer,Android Store等,有些線上遊戲本身就是生態系,能在遊戲交流,買賣等。 7. 名單獲取網站(Lead Generation) 網站內容如果來自服務供給方,最早的形式是黃頁或留言版,提供廠商曝光的服務。而網站內容如果來自需求方,則此類網站則會發展為幫廠商收集準客戶名單的營運模式,此類經營模式又稱準客戶名單獲取型(Lead Generation)。     以上是網站七種可能的型態,當然,有些我們沒有納入,像是入口網站,從最早的奇摩Yahoo這些網站,我們沒有納入,當年入口網站隨著購買電腦時,Windows IE預設首頁而成為使用者重度依賴的網站,但如今因網路分眾,幾乎很難再出現那類入口網站。 不斷創新的各種混合型態 但其實許多網站針對其客戶探索可能的發展模式,已混合多種型態,像是有些內容網站亦混合電子商務,提供商品讓客戶購買,有些市集結合了線下服務的功能,例如美食外送平台,既是市集,亦媒合了願提供服務的外送員。 又有一些已經跳脫各種模式,例如中國去年爆紅的付費知識性平台,由使用者付費問網紅問題,再讓其他參與者付費收聽網紅回答,讓問問題的使用者跟網紅都可以分潤的模式,這算是內容型網站呢?還是社群型平台的遊戲?這些網站的混合體讓人佩服創業家的創造力,不斷探索網路型態的可能性。 更有甚至,區塊鏈、加密貨幣的參與者提出了Web 3.0的概念,提出更加去中心化的概念,希望讓網站的參與者(例如訪客)都能分到運營的利潤。 隨這些技術推演、新的網路滲透場景(例如汽車),我們認為網站的型態將會有更多的變化。但追根究底,網頁還是要盈利,網頁到底有哪些賺錢的方式啊?您可以參考我們其他的文章,更加深入了解各種網路型態的獲利模式。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網路事業#數位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