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o Biz INSIGHTS

我們提供最即時併購訊息,併購個案分析、私募資金動向與獨家產業分析

搜尋 標籤 「案例分析」結果


投資市場

中國車企併購佈局看氣壓懸吊系統的市場機會

近期我們受理委託一汽車零部件廠商處理公司出售,該出售目標公司恰好就在汽車輕量化趨勢中扮演要角,我們也為他們作了深入調研,所以BGo事業情報團隊決定來聊聊這個議題。 汽車輕量化的議題在產業界並非新議題,產業界多年前就已因應「降低碳排」規劃輕量化,只是近期電動車的發展加速趨勢。Why? 電動車底盤加上電池重量,輕量化成為解決對電動車里程焦慮的方案,加速車廠輕量化誘因。 除此外,電動車也衍生新的產業機會,台灣或中國汽車零組件廠有機會隨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發展,由Tier 2或零部件供應商的供應鏈角色,躍升為Tier 1要角,改變燃油車時期Tier 1角色由歐美日大廠把持供應鏈的結構,隱含著台灣與中國產業由以往消費性電子代工為主的角色,跨入產品生命週期更長、毛利更高的車用市場。 其中,中國幾家車企紛紛以氣壓懸吊系統,做為佈局非車身結構的進入策略,甚至以併購海外大廠加速進行。 汽車輕量化:鋁合金用量大增、鋁作為回收性最高的金屬符合減碳趨勢 根據調研單位DuckerFrontier在2020年發布的報告,北美汽車每台車的鋁製品含量將會由2010年340磅,推估到2030年將成長為每車570磅,這部分EV車推升了鋁合金的採用率,一台EV車可能乘載800~1,300磅的電池,我們觀察Tesla,Model S採用了超過800磅的鋁制零組件,確實符合DuckerFrontier的觀點。 當然,汽車輕量化還有其他的材質選擇,鋁/鋁合金與高強度鋼、甚至碳纖維的材質競賽,成本不一,如果以「車用輕量化」的邊際成本來說,每減輕汽車重量一公斤,高強度鋼的成本約2~2.5美元,鋁合金約3~6美元,鎂是5~12美元,碳纖維則需花費約16美元才能減輕1公斤的車重。 但不同材質也有不同的應用領域,複合材質或許是成本、性能平衡的方式,我們會另外分享觀點,但除了鋼材外,鋁/鋁合金顯然將成為下個世代汽車產業的主角,除了成本、製程成熟度外,我們相信產業也考量了低碳鋁的潛在發展。 相較於其他金屬,鋁或鋁合金另一個特色就是可回收性較其他常見金屬更高,更具節能減碳優勢。 一般鋁材分為原鋁(Primary aluminium)與再生鋁(Secondary aluminium),原鋁採電解法製成,再生鋁是採用回收的廢鐵重熔而來,製造過程的能耗僅原鋁的5%。 因此,可以觀察車廠,近期為了碳排也紛紛採用低碳鋁或是零碳鋁(Low- And Zero-Carbon Aluminium)。 上個月位於匹茲堡的鋁業巨擘美國鋁業Aloca宣布已被Audi選中,將供應低碳鋁給歐洲第一大輪圈公司RONAL,供應給Audi電動車,美國鋁業的氧化鋁精煉碳足跡是全球最低。 歐洲另個再生鋁供應商是法國Constellium,產品已用在BMW, Audi等汽車中。 亞洲廠商中,以中國廠商有全球最大的鋁材回收業者諾貝麗斯最積極,其回收鋁已廣泛應用在汽車產品之中。日本聯合鋁業(UACJ)也積極在追求碳中和目標,台灣的穗高近年也很積極與俄羅斯鋁業UC Rusal佈局低碳鋁,雲林也有來自挪威的安德魯設廠,只是是否有應用於汽車,不得而知。 哪些鋁/鋁合金車用產品成長最快?門鎖鏈、懸吊系統 哪些車用的鋁/鋁合金部件成長最快?根據DuckerFrontier,除了車身(Body)與車身鑄造(Body Stamp)外,有兩個應用最顯眼,分別是車門封閉系統(Door Closures),以及懸吊、車架與副車架(Suspresions, Cradles, and Subframes)兩類的應用,每車鋁含量成長最多。 車門封閉系統Door Closures是什麽?門鉸鍊Hinge啦 指的就是在車門間,非汽車結構件與汽車主結構件連結(hinged)的部件,例如車門鉸鍊等,包含五個主要部件:hood、F/R Doors、Fender、Roof、Tailgate/Trunk, 在2016年到2026年期間,預計將由每車41磅的用量,成長為每車73磅。 而懸吊、車架與副車架將由每車21磅成長到每車37磅。其餘的如鋁圈僅小幅由每車83磅增長為86磅。 好了,簡單說明一下前述的故事,新能源車加速汽車零組件中鋁合金採用率,且門鉸鍊、懸吊、車架與副車架是除了車身外,成長最速的零部件,以此趨勢來看,近期中國汽車行業積極佈局氣壓懸吊的動作,就顯得相當合理。 氣壓懸吊以往應用在商用車款以及高階乘用車款,相較以往的鋼製懸吊系統最大的差異,就是可以透過ECU、感應器、軟體來控制避震器中的彈簧係數,根據不同路況與感測器的訊號,判斷車身高度,最後再透過空壓機與排氣閥門來控制彈簧壓縮或是伸長,主動調整車身系統水平,讓乘坐體驗更加舒適。 為何新能源車與氣壓懸吊系統有關? 一台燃油車的重量通常分佈如下:車身結構(25%)、動力總成(25%)、底盤與懸吊系統(21%)、內飾(14%)與封閉零組件(8%),其餘如玻璃、電氣與流體等占7%,但以Tesla Model S來看,電池就佔了29%,電機、動力系統、煞車系統與懸架等加起來佔23%,封閉件占4%,如果以車身、板金與封閉件等淨重量來是,Tesla Model S比Ford Fusion重了1,000磅。 也因這些淨重量的增加(尤其是電池),新能源車的底盤系統穩定性高的要求高於燃油車,氣壓懸吊系統變成為新能源車的標準配備。 氣壓懸吊市場概況:由Continental、Vibracoustic與AMK主導,中廠積極切入 我們來看看氣壓懸吊產品在汽車原裝(OE)市場的競爭概況。 以氣壓懸吊系統的零部件來說,分為五個主要的硬體部件,分別是空氣彈簧、空氣供給單元、電子減震器、ECU與傳感器。 Continental, Vibracoustic是空氣彈簧主要的供應商,但中國也有寶隆、孔輝汽車開始切入供應鏈,而在空氣供給單元(空壓機),Continental、ZF集團的WABCO與中鼎併購的AMK是惟三廠商,而現在OE市場的電子減震器供應商如Vibracoustic、ZF等清一色都是歐美企業。 如以整個氣壓懸吊系統來說,目前有能力供貨的主要是三家廠商,包含Continental, Vibracoustic,以及剛被中國的中鼎股份併購的AMK,其中Vibracoustic市佔率最高,Continental次之,兩家合計在全球市佔一半以上。 中國汽車橡膠密封件廠積極切入氣壓懸吊供應鏈 或許是參考了Continental的發展途徑吧,中國廠商由車用的橡膠件起家的中鼎股份與拓普,跨入不同的領域,積極追求在汽車單車價值的成長。 中鼎股份原來是做汽車橡膠密封件生產的,屬於車用非輪胎類的橡膠品供應商,中鼎應該是最熱衷海外併購的中國車用廠之一。 自2008年起憑著資本市場的支持,不斷購併歐洲車用廠壯大聲勢,2012、2014年分別併購ACUSHNET(美國)、KACO(德國)進入車用密封件領域,後來又併購法國TFH,取得新能源車的冷卻系統業務,而在2016年以1.3億歐元收購AMK的100%股權,中鼎股份進入空氣懸吊Tier 1供應鏈,原AMK供給氣壓懸吊的品牌如Land Rover、Volvo、Audi、BMW、Benz等,2021年完成併購後,中鼎股份加速國產化,由AMK中國成立的分公司,已經拿到Nio與東風的訂單。 其他中廠包含拓普集團,也是車用的橡膠起家,新設重慶廠希望由橡膠減震器切入氣壓避震器系統,包含電控、空氣彈簧總成、ECU與傳感器等,由於拓普是Tesla的供應商,其鋁合金鑄造件也已通過Ford等的認可,希望在新能源車的領域提高單車貢獻價值。 中廠切入後,氣壓懸吊系統有望降低成本 根據東北證券推估,原裝市場的空氣懸吊系統目前約人民幣15,000元,換算美元約2,200元左右,單價最高的部件是空氣彈簧與電子減震器 中廠積極介入後,有機會壓低到人民幣8,000元的水準,主要的成本下降來自於空氣彈簧與空氣供給單元。 2030年氣壓懸吊市場的市值推估 如果以S&P Global在今年2月份提出最新的預估,2030年全球輕型電動車銷售量預估為2,680萬輛,倘氣壓懸吊系統在電動車中滲透率60%推估,2030年採用氣壓懸吊系統的電動車將達1,608萬輛,以一套氣壓懸吊系統要價人民幣15,000元(約2,200美元)來推估,這個市場超過353億美元,就算中廠確實把價格殺得血流成河來到人民幣8,000元的單價,但滲透率由六成提高到八成,這個市場一年產值也超過250億美元,只要是相關的零組件都能贏來相當高的成長機會。 這是BGo事業情報為我們代理的案件所做的調研準備,我們的客戶是全球氣壓懸吊供應鏈的要角,市佔率超過15%,完全符合以上的趨勢,有興趣可以來電討論。 參考資料: DuckerFrontier, <2020 North America Light Vehicle Aluminum Content and Outlook > ,連結。 GORAN DJUKANOVIC 東北證券<空氣懸吊行業報告> 安徽中鼎密封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報告 Electric Vehicle Material Selection for Chassis and Suspension Components S&P Global: Global light duty EV sales to rise to 28 mil by 2030 BY BGo事業情報團隊 如需轉載引用請來信告知

#併購個案#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