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收購75%三實科技股權
帳上現金超過千億的大立光,近期宣布對高功率元件載板散熱解決方案供應商三實科技投資6.03億,換算75%股權。
手機鏡頭迭代速度變慢,大立光近況為何?
因過往帶領手機鏡頭迭代升級的華為受美國制裁,其餘品牌廠在鏡頭升級的力道不如華為,使大立光技術領先的優勢未能反映在市場評價上。
2022年第三季營收134.7億,市場預期年度成長11.59%,實際季度與年度成長分別為39.3%與12.5%,EPS為60.99元,但實際上倘與去年相比,產品組合中毛利較低的VCM(音圈馬達)佔比提升,導致毛利衰退2.12pt。
以高畫質鏡頭的出貨占比而言,第三季與第二季的比重相仿(大於20M畫素的佔比約10~20%),或許APPLE PRO倘能有較預期佳的銷售成績,高畫素會有比較明確的成長力道,10~11月的營收應該能較9月佳。不過,年底的銷貨狀況仍須視2023年的預期訂單而定,目前看起來比較不明朗,只是隨VCM的佔比提升,大立光的毛利率很難有季度提升空間。
2023年手機鏡頭規格升級趨勢為何?
目前這幾年看來,手機鏡頭升級重點已由過去追求鏡頭畫質的提升,更全面性地朝向例如繪圖處理晶片、可變光圈、潛望鏡頭等的規格升級,根據大立光法說所提,2023年第一季會有更多Android旗艦機導入可變光圈與8P,而Apple 15的大尺寸機款也可能在2023年導入潛望式鏡頭,但看起來在low end手機卻發生規格提升停滯的狀況。
其中由「長焦鏡頭」升級為「潛望式鏡頭」,大立光除供應玻璃鏡片外,亦負責將其他外廠的玻璃鏡片、菱鏡一起組裝後供貨,ASP與市佔率將會顯著提升,故Apple 15的Ultra機型是否導入「潛望式鏡頭」,將會是大立光2023年下半年營收的重點,惟對獲利的貢獻是否等幅增加尚待確認。
大立光轉投資有哪些?
大立光的轉投資大抵分為兩種樣貌,一是基於林恩平董事長的醫學背景,與醫療相關的轉投資如星歐光學與大立雲康,二是大多皆圍繞在增加其「光學」供應商的角色上,例如VCM(音圈馬達)的大陽科技。
大立光有機會成為高階鏡頭模組垂直整合供應商
公司過往因VCM(音圈馬達)的毛利較低,加上日廠的VCM供貨轉順而未將重心放在VCM產品,以旗下大陽科技來說,市佔率與日韓大廠相比仍低(約全球市佔率1%),其中高階的潛望式馬達技術主要為日廠TDK與Mitsumi。
過往供應體系分工的模式,通常是由品牌廠商(或相機模組廠)分別採購鏡頭、音圈馬達後由相機模組廠組裝供貨。但掌握音圈馬達技術的大立光,在2023年的Apple 15 Ultra則很有可能開始跨入高階的模組組裝,關鍵或許在於大陽2019年推出的一體式音圈馬達,前期大立光透過中國廠包裹銷售自家的鏡頭與音圈馬達,近期宣布2023年音圈馬達擴產,或許便是基於此一產業機會。
三實科技的散熱載版方案或許與鏡頭模組佈局有關
雖林董事長稱目前對三實科技純屬財務投資,但也稱讚三實科技的技術,依三實科技官方網站,目前其產品主要為:
- 高功率雷射元件散熱解決方案
- 高功率半導體元件散熱解決方案
- 高頻通訊元件散熱解決方案
- 客製化規格載板
倘以過往大立光轉投資的策略來看,鮮少基於純粹的財務投資考量,加以這是一家僅成立不到三年的公司,對母公司營收、獲利貢獻應非為主要原因,更有可能是希望補強未來在本業策略佈局,已由原先追求畫質、畫素的工藝表現,轉為跨領域、跨技術的整合型廠之故。
雖然短期市場並不會對公司中長期的佈局展現評價上的調整,畢竟倘以VCM的歷史經驗來說,大立光佈局VCM技術已超過20年,中間甚至也曾與VCM大廠TDK合資成立公司,直至近兩年VCM包裹鏡頭銷售的成績才慢慢展現,而散熱載板的投資是否又是另一個以10年計的技術投資,或是可以在其接下來產業角色變化中扮演其角色,可以觀察。
B-Go團隊 如需轉載、引用請備註『B-GO併購情報』並附上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