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事業七種型態

 
你知道網路出現後第一個網頁是什麼?第一支上傳youtube影片呢?第一筆透過網路買賣的物品是?這很可能讓你大吃一驚。
 
網路發展至今數十年,已經出現非常多種新的商業模式,我們將網路事業分為內容型,電子商務,線下銷售,SaaS,市集與社群(生態系)平台、名單獲取(Lead Generation)的七種型態,但可以預想到,在未來虛實整合、虛擬貨幣與區塊鏈、Web 3.0等的推波助瀾下,將會併發出更多更有趣的商業模式,如果您覺得網路形式的過去30年已經發展迅速,但或許您會更訝異未來30年的發展速度,將更劇烈影響人類的生活,或許,您正參與其中也不一定。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大綱:
1.網路形式、電子商務的起源
2.網站的形式:七種經營型態
3.不斷創新的混合型態
 
 
網路形式、電子商務的起源

內容網站是網路形式的起源
 
在1991年時,WWW概念的創始人Berners Lee所發表的關於網際網路WWW的定義與介紹,是網路上的第一篇文章,至今網址仍在(Link)

2005年時,這支名為”me at the zoo”(
Link
)的影片,是Youtube上的第一支影片,揭開內容形式從文字,照片後演化到動態影像時代,而近來興起的podcast,又提供了另一種新的內容展現的形式。

是的,內容網站往往是最初的網路形式,網際網路一開始便是規劃用以傳遞訊息與內容的。到今日,內容型網站衍生出各種形式與龐大的商機:
 
依照富比世的統計,2019收入最高的Youtuber是8歲的男孩Ryan Kaji,透過Youtube頻道預估一年賺2,600萬美金,這恐怕是2005年上傳me at the zoo的人始料未及的。


電子商務的始祖-大麻交易
 
那第一筆線上交易呢?

第一筆網路買賣出現在1972年,在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中心研究計劃中的阿帕網ARPANet完成,買賣的商品是一群MIT與史丹佛的學生,產品是大麻。
沒想到吧?我們的電子商務歷史是從大麻交易開始。至今各式各樣的商品在網路上透過各種形式銷售。


 
網站的形式:七種經營型態


經過數十年後,網路已經發展出各種服務,但仍有許多創業家仍努力探索形式與服務的各種可能性。儘管我們試著分類網路事業的商業模式,但我相信這些分類都是暫時性的,我們只能暫且依這些模式,順道回顧一下,那些出現在網路史上的第一個歷史畫面,並期待下一個令人驚豔的顛覆創新吧。
 
網站的型態:
1.內容型(Content)
2.電子商務型(eCommerce)
3.線下導引銷售(Off-Line)
4.SaaS
5.市集(Market Place)
6.社群(生態系)平台(Social Network Ecosystem)
7.名單獲取(Lead Generation)


1.內容型(Content)

指如部落格,Youtuber,新聞網等生產內容的網站,其本質上就是線上媒體,依照內容走向的定位,有不同的獲利模式,這部分已經從文字(Blog)、影像(Image)、影片(Film)、逐漸發展到聲音(如Podcast),這部分發展帶來某種程度的去傳統的中介化,不過倒也是形成另一種樣貌的集中平台,例如Wordpress等,專門服務、簡化內容創作者的平台業者。

2. 電子商務型(eCommerce)

指透過線上完成買賣的網站,可能是線上店家透過代銷(Drop-shipping,客戶下單後才向上游請求出貨),或是代理商/經銷商模式,亦可能是生產者直接經營的購物網站,這很容易理解,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有這種網站,例如我們向百香果的農戶自建的網站下單購買水果,這類就是屬於生產者自建的電子商務平台。

過往電子商務與實體店家間的區隔較明顯,近年或許因疫情加速數位轉型,電子商務網站已經成為更多實體店家的必備投資,而電子商務平台的廣泛需求促成如Shopify這類的服務平台,更讓許多科技巨頭也摩拳擦掌希望進入該領域,另如Facebook在北美市場推出店家功能、Google Map已經支援簡易一頁式網站的設計服務,皆針對這一類的需求而起,這是產業因為數位裝置、生活型態對消費行為改變所做的移轉,每次的移轉都會有新的贏家與輸家。


3. 線下導引銷售型(Off-Line):

當網站所針對的是需線下體驗的服務或商品,或因產品或銷售流程無法標準化(如B2B或與量身定做的商品服務)等等原因無法線上成交時,目的是導引至線下服務時,我們稱為線下銷售型。

4.SaaS:

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本質上是提供軟體功能的網站服務,建構在瀏覽器的環境上或透過API為客戶提供所需服務,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傳統的軟體業者,隨雲端基礎建設、網路速度、瀏覽器功能的推進,改採此種形式收費,例如Adobe等,那其實更有利於軟體公司客戶的價值計算,由原來單次消費、長達可能數年的更換週期,轉換為固定期間支付,以保持軟體公司隨時更代、改善的服務,公司將會更加注重用戶使用的生命週期,以及其為支付公司服務的整體價值總和。

5. 市集(Market Place):

市集開放給商品或服務的供需方參與,市集網站並提供協助成交的支援服務,包含資訊流,金流,物流等之整合服務的網站,這也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網站類型,不管C2C(例如eBay、露天拍賣等)、B2C(Amazon、PCHome、momo購物網)、B2B(阿里巴巴)、或是以修繕勞務、美工接案服務等為產品的市集平台,各種型態演變之多,令人興奮,近年甚至加入外送服務、虛實整合的快遞平台,都是市集的演變形式。

6. 社群(生態系)平台(Social Network Ecosystem)

主要目的是使人與人在線上交流,互動的網站,由於人與人的交流創造了各種機會,這就是平台的形式。

所謂平台,指的是不論供需任一方,都可以在網站上做一樣的事,可以既是供給者,也同時是需求者,更有利於社群型網站連結前面各種型態,提供內容,電子商務,獲取線下準客戶名單的功能,或扮演市集的角色,使各種服務,交易在社群型平台中發生,形成一個生態系,最能理解的就是臉書,或是更放大範圍,包含Youtube/Apple Store/Developer,Android Store等,有些線上遊戲本身就是生態系,能在遊戲交流,買賣等。

7. 名單獲取網站(Lead Generation)

網站內容如果來自服務供給方,最早的形式是黃頁或留言版,提供廠商曝光的服務。而網站內容如果來自需求方,則此類網站則會發展為幫廠商收集準客戶名單的營運模式,此類經營模式又稱準客戶名單獲取型(Lead Generation)。
 
 
以上是網站七種可能的型態,當然,有些我們沒有納入,像是入口網站,從最早的奇摩Yahoo這些網站,我們沒有納入,當年入口網站隨著購買電腦時,Windows IE預設首頁而成為使用者重度依賴的網站,但如今因網路分眾,幾乎很難再出現那類入口網站。

不斷創新的各種混合型態

但其實許多網站針對其客戶探索可能的發展模式,已混合多種型態,像是有些內容網站亦混合電子商務,提供商品讓客戶購買,有些市集結合了線下服務的功能,例如美食外送平台,既是市集,亦媒合了願提供服務的外送員。

又有一些已經跳脫各種模式,例如中國去年爆紅的付費知識性平台,由使用者付費問網紅問題,再讓其他參與者付費收聽網紅回答,讓問問題的使用者跟網紅都可以分潤的模式,這算是內容型網站呢?還是社群型平台的遊戲?這些網站的混合體讓人佩服創業家的創造力,不斷探索網路型態的可能性。

更有甚至,區塊鏈、加密貨幣的參與者提出了Web 3.0的概念,提出更加去中心化的概念,希望讓網站的參與者(例如訪客)都能分到運營的利潤。

隨這些技術推演、新的網路滲透場景(例如汽車),我們認為網站的型態將會有更多的變化。但追根究底,網頁還是要盈利,網頁到底有哪些賺錢的方式啊?您可以參考我們其他的文章,更加深入了解各種網路型態的獲利模式。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