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o Biz INSIGHTS

我們提供最即時併購訊息,併購個案分析、私募資金動向與獨家產業分析

搜尋 標籤 「coherent」結果


併購動向

Lumentum收購Coherent瞄準工業4.0應用市場

在未來工業自動化、先進醫療、EV車、新複合材料、先進封裝、3D列印與MicroLed趨勢下,雷射應用將會迎接成長期,預估至2026的複合成長率為12.4%,Lumentum在收購Coherent後可望加強其在雷射市場的佈局。           工業自動化的題材在5G佈建,物聯網發展日益成熟的技術前提下,將伴隨全球供應鏈重組、EV車需求、消費電子走向輕薄、高功率的趨勢,逐漸加溫,工業傳感器,機器人、3D製造,將會在未來10年重新塑造製造業的樣貌,雷射具有非接觸性、能快速生產的特質,已廣泛應用在半導體製造與材料處理上,可預期將在消費電子、醫療設備、航太的製造流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您是併購買方,可以逛逛我們的案件,或是來電跟我們聊聊,有許多沒有上架的案件。 您如果是併購賣方,可以自行刊登(一年期免佣金)或是來電跟我們聊聊。 產業背景 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在2020年發布預測,工業雷射市場預計由2018年的56.6億美元成長至2026年的145.2億美元,複合成長率12.4%,主要以亞洲為主要成長區域。 雷射在工業的應用廣泛,如果以處理流程來說主要可分為切割(Cutting)、焊接(Welding)、非金屬處理(Non-Processing)、標記(Marking)與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在應用上,在工業的材料處理上,雷射可用於焊接金屬、表面異質整合、在半導體的晶圓測試、面板Lce/Led切割、先進封裝、在汽車領域的板金、齒輪的焊接、醫學上如彎曲角膜以矯正視網膜、冠狀動脈的心肌鑽孔、DNA排序的應用等,非常廣泛。   亞洲成長動能來自材料處理,北美成長由醫療應用驅動 以中國為主的製造業已經是全球消費電子的製造中心,隨消費電子產品益加要求輕薄,以及更高的效能,製造元件必須追求更加精細,由於雷射為非接觸式的加工設備,處理速度更快、且可即時遠程操控,隨著工業自動化的趨勢,傳統的機械加工漸漸被雷射設備取代,亞洲製造業使用雷射設備生產的比重將會越來越高。 而在美國,雷射在醫療產業的大量應用,包含用於DNA排序的顯微鏡、用於牙科、醫療美容、眼科的雷射,也將會帶來成長。   Lumentum為何要收購Coherent? 目前Lumentum的營收來自兩個產品組合,一個是台灣熟知的光通訊,供應最大客戶Apple在3D感測的元件以及資料中心的光通應用,光通佔Lumentum營收90%,在台灣由穩懋代工VCSEL,這故事大家都非常清楚,諸多法人與研究員都有著墨,加上與本次收購Coherent其實沒有太大關係,在此我們就不多說。 Lumentum這次收購Coherent主要是另一產品組合,工業雷射應用。 工業雷射是什麼? 工業雷射包含三個組件:激發來源(Pumping Source,指提供能量)、增益介質(gain medium)與雷射共振結構(Optical Resonator),依照介質可區分為氣體與固體雷射,氣體雷射在工業應用上,最常見的是二氧化碳雷射(CO2),固體雷射顧名思義就是透過如燈、半導體等激發光源,如應用於低功率的YVO4雷射、以及近年不斷成長的光纖雷射(Fiber)與準分子雷射(Excimer),這些類型的雷射有不同的能源轉換效率,不同的輸出功率,可適用於不同的材料切割,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的報告,2018年時,光纖雷射是市場上最主要採用的技術,約佔43%。   Coherent是做什麼的? Coherent成立於1966年,是最早商用CO2雷射的廠商之一,目前Coherent的雷射產線包含半導體泵浦固體雷射(Diode-pumped solid state lasers-DPSS)、光纖雷射、氣體雷射(包含CO2等)、光激發半導體雷射(Optically pumped semiconductors lasers-OPSL)與半導體雷射其應用範圍有微電子、材料加工、科學儀器、顯示器與其他OEM組件,營收占比最高的是微電子加工(2020年占43.8%),材料加工(2020年占27.3%)。 讓我們來細部看一下Coherent在這些領域的發展吧。 微電子加工 Coherent在微電子加工領域,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來自顯示器、半導體與先進封裝的應用。 1.顯示器設備:準分子雷射-Oled/LCD/Micro Led 顯示器技術我們簡單說,較低階的顯示器技術過往常使用非晶矽(a-Si)製造,目前仍常用於低端的LCD中,但隨解析度與尺寸提高,所以需低溫多晶矽的技術(LTPS),提高螢幕中電子的遷移速度與像素,目前的Oled與高階的LCD就是採低溫多晶矽LTPS技術,而在非晶矽轉移至多晶矽的過程,主要是採雷射退火(ELA)的工藝進行結晶。 目前各大顯示器廠商採用的雷射退火ELA結晶爐主要是韓國廠商AP System,AP System採用Coherent的雷射晶化方案(產品LineBeam),而在ELA這個製程上,目前Coherent是全球唯一的供應商,AP System也是Coherent占比10%以上的大客戶。 另外,在Oled的製程中,需將玻璃基板與PI膜分離,實現柔性螢幕的特性,這部分也透過雷射處理,Coherent是主要設備供應商,Coherent由其重視在Micro Led的研發,推出UV Microled在分離基板的解決方案,並提出以雷射解決MicroLed從晶圓脫離,到移轉的的巨量轉移方案。 2.半導體設備 在半導體部分,隨尺寸微縮,越來越容易受到細微缺陷的影響,雷射用於缺陷檢測越來越普遍,Coherent在雷射剝蝕(Laser Ablation)、雷射掃描檢測(Laser Inspection)與晶圓光罩檢驗(Wafer and reticle inspection)都有解決案,另外,在PCB與晶片封裝上也有類似趨勢,Coherent在晶片基板與PCB中鑽孔解決方案也處市場領先地位。 3. 材料加工 Coherent幾乎在所有材料加工的領域都有提出雷射方案,而受惠精密製造中加工速度與產量、新型材料、環保工藝與更高精準度的要求,市場對於雷射在焊接、裁切、表面處理、標記與雕刻的需求越來越高,在汽車領域,Coherent的E-Mobility主要針對EV車新材料、電池盒封裝的方案。(可見連結),在3D列印市場,Coherent也有金屬印刷與立體光刻的方案。 其他,如DNA排序使用的顯微鏡、牙科與醫美使用的雷射,Coherent都領先市場,由於其產品非常多,我們就不一一介紹。 Lumentum:一路透過併購取得技術 如一開始提到的,Lumentum有兩大業務,第一是佔營收高達90%的光通訊產品,第二是雷射產品。 Lumentum是由JDS UNIPHASE分割出來。JDS UNIPHASE是由JDS與UNIPHASE兩家公司合併,Uniphase是商業雷射的供應商,後轉入光通領域,JDS是光纖網路廠商,1999兩者合併,並於2015將Lumentum分割,保留通信測試業務更名為Viavi。 Lumentum的技術一路上都來自於併購,其光通技術來自2005收購的Agility Communication與2007收購的Picolight,這為Lumentum帶來城域網路與長距離網路應用的雷射技術、用於數據中心與3D傳感的Vcsel技術,2018收購Oclaro,加強針對長程網路、應用於地鐵、數據中心的光學組件技術,增強lnP雷射與矽光技術 而其雷射的技術,來自2005收購的Lightwave與2014收購的Time-Bandwidth取得高功率脈衝固態雷射技術。 Lumentum為何要收購Coherent? 行業垂直整併競爭 首先,雷射與工業應用領域正加速整併,工業傳感器大廠MKS,在2016年收購Spectra Physics,取得工業雷射技術,又在2019年時收購Lumentum的客戶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MKS成為在精密工業與半導體製造領域具備從傳感器到雷射方案的廠商。 其他雷射方案廠商IPG Photonics在2018收購了機器人焊接公司Genesis Systems,整合其雷射焊接方案,有利發展客製化的組件,nLight則先後收購OPI Photonics、Nutronics。 強化工業雷射的競爭力 Lumentum主要營收來自光通訊,其在雷射上的營收約只有1~2億美元,Coherent年營收約12億美元,全部都來自雷射以及OEM組件,兩者合併後,將可大大增強Coherent的雷射產品的營收,另外,Lumentum基於其3D感測的優勢,未來應用在工業4.0的自動化方案時,可以整合Coherent的雷射方案,在精密製造上提供更多組件。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本文僅為追蹤併購歷史與未來佈局意圖,並非作為投資決策之建議或推薦。  

#Lumentum#Coherent#併購個案討論

併購動向

MKS與II-VI半路殺出,三方人馬搶娶Coherent

  在Lumentum出價56億美元希望收購工業雷射大廠Coherent後,工業測量領導儀器的廠商MKS也在2/4告知Coherent將以115元現金與0.7473股的MKS股票,共溢價16%收購Coherent。在MKS報價後,II-VI也對Coherent提出併購的報價,形成Lumentum、MKS與II-VI三方人馬搶著併購Coherent的競爭態勢。   在未來工業自動化、先進醫療、EV車、新複合材料、先進封裝、3D列印與MicroLed趨勢下,雷射應用將會迎接成長期,預估至2026的複合成長率為12.4%,MKS是工業測量的領導廠商,近年切入雷射應用,值得留意的是,如果併購成功,MKS已經在近三年併購了三家雷射技術的廠商,加上此次出價較Lumentum在1月份出價溢價16%。 推測MKS出價有兩個可能,其一是因MKS與Coherent業務重疊,即使出價也可能因反壟斷而無法成功,此次出價可能是阻止Lumentum擴張工業雷射的市佔率,第二是就算真的併購成功,中長期的合併可能使MKS成為工業雷射領域的領導廠商,並加強其OEM零件的技術能力,增強其在工業製造與半導體解決方案的成長動能。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就在Lumentum出價收購Coherent後(詳見我們另一篇文章:Lumentum收購Coherent瞄準工業4.0應用市場),工業感測器的龍頭MKS INSTRUMENTS也對Coherent出價提出併購。   MKS是做什麼的?   MKS是1961年成立的工業儀器與感測器大廠,主要分為三個產品線: 1. Vacuum & Analysis部門:廣泛提供在壓力測量與控制、流量測量與控制、氣體/蒸氣的傳輸感測、電子控制、發電與輸電的解決方案。 2.Light & Motion部門:以雷射、光學、精密控制等的技術為核心下發展儀器與組建 3.Equipment & Solutions:這是在2019年時收購Lumentum的客戶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後成立,主要提供以雷射為核心的製造系統方案,用於PCB製程、半導體晶圓處理、與被動元件的製造與測試。   MKS未來的成長趨勢為何?   由於MKS的產品在半導體、工業技術、生命科學等的應用廣泛,預期MKS將會受惠於以下的成長趨勢: 1. 網路數據的成長對資料儲存、資料分析的需求增加,將推升先進記憶體與邏輯晶片的需求與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需求,進而推升半導體設備市場的成長:自2017~2019年間,半導體廠商佔MKS的營收分別是57%、55%與49%。MKS在半導體市場的客戶是半導體設備的製造商與半導體元件商,主要用於晶圓製造過程中,材料薄膜沈積在矽晶片上時的蝕刻、清潔、光刻與檢查等。 2. 對以雷射技術的主的精密製造技術將會成長,由於MKS的產品也應用於製造業如工業製造如PCB、玻璃鍍膜、與用於Led、太陽能電池等電子產品的電子薄膜製程,以及醫療器材、醫療成像、手術診斷,許多精密製造過程必須透過雷射與光學系統的解決方案實現。   MKS的雷射產品包含哪些? 具體而言,MKS的雷射產品包含超快雷射(ulstrafast lasers)與放大器、光纖雷射、二極體固態雷射(diode pumped solid lasers)等。MKS已結合雷射與光學系統,推出用於PCB製造、基板處理、MLCC測試的方案。 目前與Coherent重疊的部分也是雷射與光學的儀器。   併購Coherent有什麼好處? MKS INSTRUMENTS的雷射技術都是透過併購而來,依照目前的產品圖,Coherent的產品有44%用於微電子的加工,其中包含半導體的晶片檢測方案、以及用於先進封裝的精密立體製程、PCB的鑽孔以及Oled顯示器的製程。 另外有27%的營收來自材料的加工,包含電動車的新材料切割與焊接、醫療設備與工業機床等的應用。 Coherent在Oled的脫膜設備有全球壟斷的地位,最大的客戶是韓國的面板廠商,並且已經提出下一代MicroLed巨量移轉的雷射解決方案,這有利於MKS未來進一步跨入面板的生產設備。 而更重要的是Coherent具有OEM的能力,在2020年,Coherent有20%的營收來自OEM的組件,這為MKS的Equipment & Solutions部門進一步提供為客戶客製化OEM組建的能力。 基於Coherent的技術,在此相關領域仍是領先廠商之一,不管Lumentum或MKS在併購Coherent後,都能直接取得在這些領域高度的競爭力。   MKS是否付了過高的聘金? Coherent在1月份才收到Lumentum併購的要求,當時Lumentum的出價為57億美元,而根據MKS在2/4告知Coherent的董事會的訊息,MKS的出價是115元的現金與0.7473股的MKS股票,對比Lumentum的出價:100元現金+1.1851股的Lumentum股票,如果以2/4的股價換算下來,等於是又較Lumentum的出價溢價了16%。 消息一出,2/8時MKS的股價重挫,市場認為溢價購買Coherent並不值得,以目前MKS的產品線毛利率45%,FY20的第1季~第3季營收成長年增19%,市值約90億美元,轉而以超過60億,併購毛利率僅35%,接連好幾個季度營收在衰退的Coherent,是否溢價過高? B-Go認為,這是一樁有趣的交易。 短期而言,不能說MKS對Coherent的報價算得上便宜,但基於兩個原因,MKS的出價有其合理性:   阻止競爭對手擴張的防禦性出價 MKS與Coherent在許多業務上高度重疊,尤其在超快雷射的部分,在產業與客戶上都處於競爭關係,MKS就算提出併購,也很可能基於反托拉斯的法令,最終破局。 相較於MKS,Lumentum現有的雷射產品佔總營收比重較低(約10%),併購Coherent將有較高的合併綜效,MKS在這次出價上的動機,也很可能是希望阻止Lumentum擴張其在工業雷射領域的發展,MKS在2019年才收購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這是一家提供PCB、MLCC與半導體測試方案的廠商,而ESI的雷射供應商就是Lumentum,所以MKS與Lumentum並不是第一次交手了。推估MKS的出價很可能是基於對Lumentum的一種防禦性出價,希望提高Lumentum的取得成本,甚至希望Lumentum併購破局。 追求工業雷射的長期綜效 Coherent在許多產業尤其在半導體與面板的佈局,仍是市場領先的地位,MKS與Lumentum的合併,除代表未來雷射在製造業的應用將會有值得留意的發展外,對MKS來說,近幾年才透過併購發展雷射業務,併購Coherent可以加深技術與專利的佈局。 Lumentum雖然已發展雷射業務許久,但並非營運主力,併購Coherent可間接取得客戶與營收,並藉此進入新的市場。   II-VI加入搶親戰局,溢價24%   2/12時市場證實有第三方人馬正與Lumentum、MKS競逐Coherent,那就是II-VI。 II-VI的產品包含光通與複合半導體兩個領域,包含雷射、光收發模組、VCSEL與用於工業製造的雷射等,IIVI是Coherent的上游供應商,供應雷射光學材料與部分OEM組件,同時,II-VI也是Lumentum在光通與VCSEL的主要競爭對手,另外,II-VI在紅外線雷射光學的領域也是MKS的主要競爭對手。 II-VI提出130元的現金與1.3055股換Coherent的報價,較Lumentum的報價溢價24%,相當於Coherent每股260元的價格。II-VI是三家公司中與Coherent直接業務的重疊性最低的,加上出價最高,被認為最可能拿下這次併購。 在2019剛收購Finisar,直接在消費性VCSEL領域挑戰Lumentum的II-VI,再拿下Coherent後,中長期的整合有利於在生命科學、航太、與半導體的應用,尤其是半導體,目前II-VI已經是先進半導體微影製程ASML的供應商,加上雷射在先進封裝的應用,預期對II-VI來說,可以增加進入包含面板在內的市場。 目前看起來II-VI反而後來居上,很有可能最後是由他成功搶下Coherent。   MKS與Lumentum收購如失敗,nLight可能受到青睞? 目前主要的雷射競爭廠商除MKS、Coherent外,最主要就是IPG PHOTONICS、nLight與NeoPhotonics。 IPG主要的客戶就是OEM廠商,目前在半導體設備上已完成垂直整合,主要營收來源是材料加工的市場,在設備的可提供從半導體晶圓生長、LED加工到光學組建的製造等設備,IPG毛利高達48%,市值接近135億,是雷射廠商中最高的。 另外市值較低的雷射廠商NeoPhotonics與nLight在2/5後股價都大漲。 NeoPhotonics市值還不到7億美元,主要提供光通訊中的可調節雷射、以及矽光產品,最大客戶是海思半導體與Ciena,NeoPhotonics在光通領域同時也是Lumentum與II-VI的競爭對手。 nLight市值約16億美元,其雷射產品主要是半導體雷射與光纖雷射,用於國防、精密工業等領域,客戶包含Lumentum與MKS,營收與毛利在3Q20起大幅成長,2021很可能轉盈,MKS或Coherent倘無法成功併購,則nLight有機會成為標的? Let's see. By B-Go情報團隊-如需引用轉載請來信 本文僅為追蹤併購歷史與未來佈局意圖,並非作為投資決策之建議或推薦。  

#併購個案討論#mks#Lumentum#II-VI#coherent#